首页> 教案> 《饮食卫生安全》小学教案

《饮食卫生安全》小学教案

时间:2025-08-30 11:00:02

小学健康教育《饮食卫生安全》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情境创设、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饮食卫生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学生将学会辨别健康食品、理解"病从口入"原理,并能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第一课时:认识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病从口入"原理,掌握"三无食品""保质期"等6个核心概念,能正确书写"菌""腐"等8个生字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食品包装,独立找出3种以上不安全食品特征,用完整句子说明判断依据

情感目标:激发对饮食安全的重视,初步形成"食品安全小卫士"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8分钟)

实物展示:出示发霉面包与新鲜面包的对比实物(或高清对比图)

互动提问:"这两块面包有什么不同?如果误食发霉面包会怎样?"

生活链接:请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因饮食不当生病的经历

概念引出:板书"病从口入",用红色粉笔圈画"口"字强调

字词探秘(15分钟)

分组任务:

A组:用放大镜观察食品包装袋,寻找"生产日期""保质期"字样

B组:通过"菌"字卡片拆解(艹+囷),理解细菌与食物的关系

C组:创编"食品安全拍手歌"(如"你拍一我拍一,过期食品不能吃")

趣味竞赛: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评选"最佳食品安全解说员"

安全侦查员(12分钟)

情境模拟:设置"小超市"场景,摆放各类食品(部分为问题食品)

侦查任务:学生用"我发现...因为..."句式报告可疑食品(如:"我发现这包胀气的薯片,因为包装鼓起来可能变质了")

教师示范:用紫光灯演示手上细菌,强调"饭前洗手"的重要性

课堂总结(5分钟)

安全口诀:师生共创"饮食安全三字经"(洗净手、看日期、拒三无)

延伸思考:"如果看到同学买路边摊无包装食品,你会怎么提醒他?"

第二课时:争做食品安全小卫士

一、教学目标

实践目标:能独立完成家庭食品安全检查表,正确率不低于80%

表达目标:用"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结构描述一种食品加工场景(如早餐煎蛋)

创造目标:设计1份图文并茂的《班级食品安全公约》,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

案例研讨(10分钟)

视频展示:播放《小豆豆食物中毒记》动画片段(前2分钟)

分组讨论:

"小豆豆为什么会肚子疼?"

"哪些环节可以避免事故发生?"

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家长、小贩分析事件责任

实践工坊(15分钟)

任务清单:

小组1: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水温下的细菌培养实验(提前准备培养皿)

小组2:制作"食品安全等级牌"(绿色笑脸/黄色警惕/红色禁止)

小组3:排练《洗手七步法》情景剧,加入自编台词

成果巡展:各小组轮流参观并投票评选"最佳实践组"

创作天地(12分钟)

创作指导:

提供框架:"在______(场景)要注意______,因为______"

示范案例:"在分餐时要用公筷,因为避免唾液传播细菌"

个性创作:学生选择绘制警示海报或编写安全童谣

作品展示:将优秀作品张贴在"班级安全角",作者担任讲解员

拓展延伸(3分钟)

家长互动:发放《家庭冰箱安全检查表》,邀请家长共同完成

激励话语:"从今天起,每个同学都是家里的食品安全监督员啦!"

课后练习

实践任务(二选一):

《我家的食品安全检查报告》——用照片+文字记录3处家庭饮食卫生改进点

《食品包装侦探日记》——收集5种食品包装,标注关键安全信息

鼓励语:期待同学们用火眼金睛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做个合格的食品安全小卫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