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时间:2025-09-05 13:15:02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解析

本文解析杜牧名句的深层意蕴,从文本翻译、创作背景到艺术鉴赏,系统呈现唐诗中的生命哲思与时间意象。

原文

《怅诗》

唐·杜牧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译文

猛烈的风将浓艳的花朵吹落殆尽,

茂密的绿叶已形成树荫,果实缀满枝头。

注释

深红色:代指盛开的鲜花,隐喻青春年华。

成阴:形成浓密树荫,暗示时间推移。

子满枝:果实累累,象征生命延续。

典故:化用《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对比手法。

艺术表现:通过色彩(红/绿)、形态(落/满)的强烈对比,构建时空转换的意境。

创作背景

唐会昌四年(844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重访湖州。十四年前曾与一少女有约,再见时少女已嫁人生子。此事触发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深刻感悟。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前句破后句立,形成"消亡-新生"的辩证结构。

2. 语言艺术:"尽"与"满"的极端化表达,强化生命形态的剧烈转换。

3. 思想内涵:揭示自然规律中蕴含的永恒哲理——消亡孕育新生。

4. 意象系统:构建"花-叶-果"的生态链,暗合道家循环往复的宇宙观。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杜牧这两句诗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典型的时间美学。狂风扫落的不只是花朵,更是诗人无处安放的青春怅惘。当深红色褪尽,生命并未终结,而是以更沉稳的绿色延续。这种色彩转换暗合《周易》"穷则变,变则通"的哲学思想,将个体情感升华为宇宙规律的艺术呈现。

范文二

诗句中潜藏着双重叙事视角:前句是追忆者的主观凝视,后句转为客观的自然记录。这种视角转换产生独特的艺术张力——诗人以冷静的笔触描写热烈的情感,恰如李商隐评价杜牧"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果实满枝的画面,实则是诗人对生命延续的默默礼赞。

考试重点整理

1. 关键字词:深红色(喻指)、成阴(读音chéng yīn)、子(古义指果实)

2. 文学常识:杜牧"小李杜"称谓、晚唐咏史诗特点

3. 意象体系:落花(时光流逝)、绿叶(生命延续)、满枝(成果丰硕)

4. 艺术手法:对比修辞、借代手法、虚实相生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深红色:__________

(2)成阴:__________

答案:

(1)代指盛开的鲜花

(2)形成浓密树荫

二、主旨理解

题目:"绿叶成阴子满枝"体现了怎样的生命观?

答案:展现生命形态的自然更替,消亡中孕育新生的辩证思想。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杜牧此句与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境差异。

答案:杜诗呈现生命轮回的积极态度,李诗表达美好事物将逝的哀婉;前者重"生"的延续,后者重"灭"的哀伤。

四、拓展运用

题目:结合现实生活,谈谈"狂风落尽深红色"的现代启示。

答案示例:社会变革中传统事物的消亡,往往孕育着新文明的萌芽,启示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时代变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