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时间:2025-09-22 10:57:02

《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解析

本文围绕吴伟业《圆圆曲》中的名句展开,解析其历史背景、文学手法及思想内涵,帮助读者理解明末清初的悲壮历史与文人情感。

原文

《圆圆曲》(节选)

【清】吴伟业

恸哭六军皆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译文

全军将士痛哭披麻戴孝,

吴三桂愤然发怒只为红颜。

注释

"恸哭六军皆缟素":描写吴三桂军队为崇祯帝服丧的悲壮场景。"恸哭"读作tòng kū,意为极度悲痛地哭泣;"缟素"读作gǎo sù,指白色丧服。

"冲冠一怒为红颜":揭示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被夺而引清兵入关的史实。"冲冠"形容愤怒到头发竖起;"红颜"指陈圆圆。

创作背景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吴三桂本欲投降,闻爱妾陈圆圆被掳,遂引清兵入关。吴伟业借此事反思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作品解析

1. 对比手法:前句写将士忠义,后句写将帅私情,形成强烈反差。

2. 用典精当:"缟素"典出《左传》,暗含忠孝伦理;"冲冠"化用《史记》刺客列传。

3. 历史批判:通过个人情感与家国大义的冲突,揭示明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这两句诗以凝练笔法勾勒出历史转折点。前句铺陈六军缟素的悲壮场面,后句突然转折点明事件真相,形成巨大艺术张力。诗人不用直笔批判,而通过意象对比自然流露谴责之意,体现"春秋笔法"的精髓。

范文二

诗句展现了中国传统叙事诗的典型特征。十四字中包含完整的历史叙事:有场景(六军缟素)、有情节(冲冠一怒)、有人物(隐含的吴三桂与陈圆圆)。"为红颜"三字尤其精警,将宏大历史归结为个人情感抉择,发人深省。

考试重点整理

1. 文学常识:吴伟业号梅村,"江左三大家"之一,长于叙事诗创作。

2. 关键字词:缟素(白色丧服)、冲冠(形容盛怒)、红颜(借代美女)。

3. 历史背景:涉及明清易代、山海关之战等重大事件。

4. 艺术特色:对比反衬、用典含蓄、叙事凝练。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缟素:__________

(2)冲冠:__________

答案:

(1)白色丧服

(2)形容愤怒到极点

二、主旨理解

问:这两句诗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观?

答:通过个人情感与家国大义的冲突,揭示历史转折中的偶然性因素,表达对明朝灭亡的深刻反思。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圆圆曲》与白居易《长恨歌》在历史叙事上的异同

答案:同:都通过爱情故事折射历史变迁。异:《长恨歌》侧重爱情悲剧,《圆圆曲》重在历史批判;白诗铺陈细腻,吴诗凝练含蓄。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艺术效果

答案:用夸张手法突显个人情感对历史的影响,七字中包含完整因果链条,语言极具爆发力,成为评价吴三桂的经典断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