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原文翻译与考试要点解析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盛唐由盛转衰的历史画卷。本文提供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鉴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原文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译文
唐玄宗贪恋美色思念绝代佳人,统治天下多年却难以找到。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养在深闺中无人知晓。
天生丽质难以埋没,最终被选到君王身边。
她回眸一笑千娇百媚,六宫嫔妃都黯然失色。
春寒时节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着她白嫩的肌肤。
侍女扶起她娇弱无力的身子,这是她初次受到恩宠的时候。
云鬓花颜戴着金步摇,在芙蓉帐里共度春宵。
春宵太短太阳高高升起,从此君王不再早朝。
注释
汉皇:借指唐玄宗,唐代诗人常用汉朝典故指代本朝。
倾国:形容女子容貌极美,典出《汉书·外戚传》。
六宫粉黛:指后宫嫔妃。
华清池:唐代华清宫的温泉池,在今陕西临潼。
凝脂:形容皮肤白嫩光滑,典出《诗经·卫风·硕人》。
金步摇:古代妇女首饰,行走时随步摇动。
创作背景
白居易创作此诗时担任周至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而作。当时距安史之乱已过去半个世纪,诗人通过艺术再现历史事件,寄托对盛世衰落的感慨。
作品解析
1. 结构上采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前半部分写欢爱,后半部分写死别,形成强烈对比。
2. 语言优美流畅,善用比喻和典故,如"凝脂""金步摇"等词生动传神。
3. 思想内涵深刻,既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误国,又同情其爱情悲剧。
4. 艺术特色鲜明,将历史事实与艺术想象完美结合,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主张。
鉴赏范文
范文一
《长恨歌》以精妙的笔法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开篇"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既点明了主题,又暗含讽喻。诗人用"回眸一笑百媚生"等句极写杨贵妃的美貌,为后文的悲剧埋下伏笔。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尤为突出,前半部分的极尽奢华与后半部分的凄凉悲怆形成强烈反差,深化了主题思想。
范文二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展现了高超的叙事艺术。从选妃入宫到马嵬兵变,诗人以时间为序,娓娓道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中细节描写,如"温泉水滑洗凝脂"等句,既生动传神,又暗示了统治者的奢靡生活。结尾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将爱情主题升华到极致,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赞颂。
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倾国(qīng guó)、凝脂(níng zhī)、步摇(bù yáo)
2. 文学常识:白居易属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3. 知识要点:诗中对历史事件的改写与艺术加工
4. 意象意境:华清池、金步摇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5. 主题思想:爱情与政治的双重悲剧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御宇:__________
(2)凝脂:__________
答案:
(1)统治天下
(2)形容皮肤白嫩光滑
二、主旨理解
题目:"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反映了什么?
答案:反映了唐玄宗沉迷美色、荒废朝政的情形,为后文的悲剧埋下伏笔。
三、比较鉴赏
题目:《长恨歌》与杜甫《哀江头》在表现安史之乱上有何不同?
答案:《长恨歌》通过个人爱情悲剧反映历史,《哀江头》则直接描写战乱造成的民生凋敝。前者婉约含蓄,后者沉痛直白。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艺术表现。
答案: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突出杨贵妃的美貌,语言生动形象,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长恨歌》中爱情与政治的关系?
答案示例:诗中揭示了个人情感与国家政治的深刻矛盾,警示统治者不可因私废公,具有现实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