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考试必考知识点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考试必考知识点

时间:2025-10-14 14:00:03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考试必考知识点

《隆中对》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刘备的著名战略对话,展现了诸葛亮的政治远见与军事才能。本文将提供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鉴赏,并梳理考试重点内容。

隆中对

诸葛亮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文

自从董卓专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州郡的人不计其数。

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且兵力少,但他最终战胜袁绍,由弱变强,不仅是天意,也是人为谋划的结果。

如今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天子号令诸侯,确实不能与他争锋。

孙权占据江东,已历经三代,地势险要且民心归附,贤能之士为他效力,可以结为盟友而不可图谋。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达南海,东连吴郡、会稽,西通巴蜀,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其主刘表无力守住,这大概是上天赐给将军的机会,将军是否有意夺取?

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曾凭借此地成就帝业。

刘璋昏庸无能,张鲁占据北方,百姓富足但统治者不知体恤,有识之士渴望明君。

将军身为皇室后裔,信义闻名天下,若能招揽英雄,礼贤下士,占据荆州、益州,依仗险要地势,西与诸戎和好,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事;

待天下有变,派一员大将率荆州之军攻向宛城、洛阳,将军亲自率益州之众出兵秦川,百姓谁敢不箪食壶浆迎接将军?

果真如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注释

董卓:东汉末年权臣,专权乱政。

曹操比于袁绍:曹操与袁绍对比。

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持皇帝号令诸侯。

孙权据有江东:孙权占据江东地区。

荆州北据汉、沔:荆州北部依靠汉水、沔水。

益州险塞:益州地势险要。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高祖刘邦凭借益州建立帝业。

刘璋暗弱:刘璋昏庸无能。

箪食壶浆:用竹篮盛饭、用壶装酒,形容百姓热烈欢迎。

创作背景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隆中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为刘备指明了发展方向。当时曹操已统一北方,孙权占据江东,刘备尚无立足之地。诸葛亮的分析为刘备集团提供了清晰的战略蓝图。

作品解析

1. 结构清晰:全文分三部分,先分析天下大势,再提出战略规划,最后展望未来。

2. 语言精炼:用词准确,逻辑严密,展现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3. 思想深刻: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具有前瞻性。

4. 艺术特色: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曹操、孙权的特点;善用反问,增强说服力。

鉴赏范文

范文一

《隆中对》展现了诸葛亮卓越的战略眼光。他准确分析了当时天下三股主要势力的特点: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权"可以为援",而荆州、益州则是刘备发展的最佳选择。这种分析不是简单的强弱对比,而是综合考虑了地理、民心、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特别是"跨有荆、益"的战略构想,为势单力薄的刘备指明了发展方向,体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远见卓识。

范文二

从文学角度看,《隆中对》堪称说理文的典范。诸葛亮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论述:先分析现状,再提出对策,最后描绘前景。在语言运用上,善用对比手法,如将曹操与袁绍对比,突出"人谋"的重要性;多处使用反问句式,如"将军岂有意乎",既引发思考,又增强了说服力。全文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充分展现了诸葛亮作为杰出政治家的思维特点和语言艺术。

关于《隆中对》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与读音:

胄(zhòu):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2. 文学常识:

《隆中对》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3. 知识要点:

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提出的具体战略步骤。

4. 意象意境:

通过地理形势的分析,展现宏大的战略视野。

5. 知识全解:

理解诸葛亮对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等人的评价。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挟:__________

(2)胄:__________

答案:

(1)挟持

(2)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解析: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二、主旨理解

问:诸葛亮提出"跨有荆、益"的战略有什么意义?

答:这是实现三分天下的关键步骤,为刘备集团提供了立足之地和发展方向。

解析:荆州、益州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对刘备集团至关重要。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这是全文的总结句,点明了实施战略后的美好前景,增强了说服力。

解析:"诚如是"承上启下,"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是对未来的展望。

四、拓展运用

题目:将《隆中对》的战略思想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示例:企业要准确分析市场环境,认清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要善于整合资源,建立战略联盟。

解析:古代战略思想对现代管理仍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