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窑赋原文全文阅读
《寒窑赋》是北宋宰相吕蒙正所作的一篇骈文,以自身从贫寒到显达的经历为线索,阐述命运无常、穷通有时的哲理。文章语言精练,情感真挚,既有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也饱含劝世之意。
寒窑赋
北宋·吕蒙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
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
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
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
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
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译文
天上有难以预测的风云变幻,人也有突如其来的福祸变化。
蜈蚣有上百只脚,却跑不过没有脚的蛇;
公鸡有两只翅膀,却飞不过乌鸦。
骏马能驰骋千里,但没有人骑乘就不能自己到达目的地;
人有冲天的志向,但没有好的机遇也难以实现。
孔子文章盖世,却在陈国遭遇困厄;
姜太公武略超群,却在渭水边垂钓。
颜回品德高尚却短命而死,并非凶恶之人;
盗跖作恶多端却得享长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圣明,却生下不肖之子;
瞽叟愚顽,反而生了舜这样的大孝子。
注释
【旦夕祸福】旦:早晨;夕:晚上。形容灾祸或幸福来得突然。
【蜈蚣百足】蜈蚣:多足昆虫;百足:形容脚多。比喻事物各有所长。
【颜渊】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称,但英年早逝。
【盗跖】春秋时期著名的大盗,与颜渊形成鲜明对比。
【瞽叟】舜的父亲,相传为人愚顽,多次欲加害舜。
创作背景
吕蒙正早年家贫,与母亲相依为命,住寒窑度日。后中状元入仕,官至宰相。此赋作于其显达之后,回顾贫寒经历,感慨命运无常,意在劝诫世人以平常心看待穷达。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采用骈文形式,对仗工整,前后呼应,层层递进。
2. 语言特色:善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简练有力。
3. 思想内涵:揭示命运无常的哲理,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
4. 艺术特色: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对比,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寒窑赋》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强烈的对比手法。文中将蜈蚣与蛇、雄鸡与鸦、千里马与骑手等自然现象并列,又以孔子困厄、太公垂钓等历史典故佐证,形成多层次的对比结构。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更凸显了"时也命也"的主题思想。作者以自身经历为依托,将对命运的思考提升到哲学高度,使文章既有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又具备普遍的劝世意义。
范文二
从思想内涵看,《寒窑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命运问题的深刻思考。吕蒙正既认识到"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的客观现实,又未陷入宿命论的悲观。他以历史人物的际遇为例,说明命运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性,劝诫世人以平和心态面对人生起伏。这种思想既不同于盲目乐观,也区别于消极悲观,显示出作者对人生境遇的辩证思考,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关于《寒窑赋》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与读音:厄(è)、跖(zhí)、瞽(gǔ)叟、骈(pián)文
2. 文学常识:骈文特点、吕蒙正生平、北宋文学背景
3. 知识要点:文章主旨、修辞手法、思想内涵
4. 意象意境:寒窑意象、命运意象、对比意境
5. 知识全解:历史典故解析、哲学思想阐释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厄:__________
(2)瞽:__________
答案:
(1)困厄,遭遇困境
(2)眼睛失明
解析: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注意古今异义。
二、主旨理解
问:《寒窑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常的深刻认识,主张以平和心态看待人生起伏,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不失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析: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情感基调综合分析。
三、比较鉴赏
题目:《寒窑赋》与《孟子·告子下》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段在思想上有何异同?
答案:相同点是都谈到人生境遇;不同点在于《寒窑赋》强调命运无常,《孟子》强调逆境磨练。前者更重客观描述,后者更重主观激励。
解析:比较时要抓住核心观点的异同。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的表达效果。
答:这句话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志向与机遇的关系,用"冲天"形容志向远大,用"非运不能"强调客观条件的重要性,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文章主旨。
解析:注意分析词语选择与对比手法。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寒窑赋》对现代人生的启示?
答案示例:启示我们要正确看待人生得失,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认识到客观条件的重要性;成功时不忘本,失意时不丧志,保持平和心态。
解析:结合现实谈启示,要具体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