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孙权劝学古文原文

孙权劝学古文原文

时间:2025-11-24 18:34:19

孙权劝学古文原文解析与鉴赏

《孙权劝学》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经典劝学故事,展现了孙权对吕蒙的殷切期望和循循善诱的劝学艺术。本文将提供原文、译文、注释、创作背景及深入解析,帮助读者理解这篇短小精悍的古文名篇。

孙权劝学

司马光《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管事务,不可不学习!"

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博士吗?只是希望你广泛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难道比我还多吗?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获益良多。"

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注释

【卿】古代对臣子的亲切称呼。

【当涂】当道,指身居要职。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

【孰若】哪里比得上。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建立不久,孙权急需培养人才。当时吕蒙作为重要将领,虽有军事才能但学识不足。孙权以自身读书经历为榜样,劝说吕蒙学习,展现了明君对人才的重视。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对话体形式,层层推进,从命令到劝说,最终达到效果。

2. 语言艺术:孙权用语既有威严又不失亲切,"卿"、"孤"的称呼运用得当。

3. 思想内涵:强调实用主义学习观,读书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际获益。

4. 劝学艺术:以身作则,用自身经历打动对方,极具说服力。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孙权劝学》展现了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孙权不以权势压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他首先指出吕蒙职位的责任所在,接着降低学习标准,最后以自身经历为榜样,步步为营,最终打动吕蒙。这种循循善诱的劝学方式,至今仍值得教育工作者借鉴。

范文二

这篇短文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孙权没有要求吕蒙成为学究,而是强调"涉猎"和"见往事"的实用价值。他提出的学习理念既符合将领的实际需要,又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特别是"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现身说法,展现了领导者率先垂范的重要性。

关于《孙权劝学》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卿、当涂、涉猎、见往事、孰若

2. 文学常识:出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北宋史学家

3. 知识要点:三国时期东吴历史背景

4. 思想内涵:实用主义学习观,终身学习理念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涉猎:__________

(2)见往事:__________

答案:

(1)粗略地阅读

(2)了解历史

二、主旨理解

问:孙权是如何成功劝说吕蒙学习的?

答:首先指出其职位需要,接着降低学习要求,最后以身作则,层层推进,最终打动吕蒙。

三、句子赏析

问:赏析"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一句的作用。

答:这是孙权劝学的关键,通过自身经历证明读书的价值,极具说服力。

四、拓展运用

问: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运用于现代教育,可以说明什么道理?

答:说明学习不必拘泥形式,关键在于获取实用知识,提升自身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