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泄不通金银花原文免费阅读版
本文围绕古诗《金银花》展开,提供原文、译文、注释及深度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其自然意象与隐逸情怀。
《金银花》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译文
树梢上的芙蓉花,在山中绽放红蕊。
溪涧边寂静无人,花朵自开又自落。
注释
【木末】树梢。"末"读mò,指枝条顶端。
【芙蓉花】此处指木芙蓉,非荷花。古人常以"芙蓉"喻高洁。
【红萼】红色花苞。"萼"读è,指花托部分。
【涧户】溪谷边的屋舍,暗指隐士居所。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此诗作于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前夜,诗人借山花寄托超脱尘世之心。
作品解析
1. 结构:前两句写花之生,后两句写花之灭,形成生命闭环。
2. 语言:"纷纷"二字兼具视觉动感与听觉联想。
3. 思想:体现禅宗"不生不灭"观念,与《辛夷坞》同为"空寂"美学代表作。
鉴赏范文
范文一
王维以二十字构建永恒禅境。首句"木末"将视角推向高处,红色花萼在青绿山色中尤为夺目。后两句突然转入空寂,"无人"并非强调孤独,而是突出物我两忘的圆满。这种"不写之写"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具穿透力。清代沈德潜评此诗"得陶渊明之淡而兼谢灵运之精",恰如其分。
范文二
诗中暗藏三重对比:娇艳红花与幽深山涧的色觉对比,花开之盛与人迹之无的动静对比,植物荣枯与时空永恒的哲思对比。王维将绘画的"破墨法"用于诗歌创作,通过留白引发联想。金银花作为中药意象,更添一层济世而忘我的隐喻,这种多重意蕴正是盛唐山水诗的巅峰特征。
考试重点整理
【字词读音】萼è、涧jiàn、纷纷fēn fēn(叠词需重读)
【文学常识】王维"诗佛"称号由来,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意象分析】"涧户"象征隐逸,"开且落"体现无常观
【意境特征】空灵寂静的禅趣,物我合一的审美体验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木末:__________
(2)纷纷:__________
答案:
(1)树梢顶端
(2)多而杂乱的样子
二、主旨理解
题目:后两句表现了怎样的生命态度?
答案:展现超越人为干预的自然生命状态,体现顺应天道的哲学思想。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诗与柳宗元《江雪》的意境差异。
答案:王诗写无人的欣然,柳诗写独钓的孤绝;前者禅意温润,后者骨力峭拔。
四、名句赏析
题目:分析"纷纷开且落"的艺术效果。
答案:叠词强化视觉延续性,"且"字连接生灭过程,完成刹那与永恒的辩证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