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戴望舒原文
《雨巷》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以朦胧的意象和哀婉的语调描绘了江南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原文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译文
我撑着油纸伞,独自一人
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徘徊,
希望能遇见一位
像丁香花一样
带着忧愁的姑娘。
她有着
丁香花般的颜色,
丁香花般的芬芳,
丁香花般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地徘徊。
注释
油纸伞:传统雨具,象征江南文化特色
彷徨:徘徊不定的样子
丁香:传统意象,象征忧愁和美丽
哀怨:忧愁怨恨的情绪
创作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戴望舒避居松江,在苦闷彷徨中写下此诗。诗中"雨巷"意象源于诗人对上海弄堂的观察,也暗喻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
作品解析
1. 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手法,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
2. 语言上善用通感修辞,将视觉、嗅觉与情感体验融合
3. 思想上表现了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迷茫与追求
4. 艺术特色体现为意象的朦胧美和情感的含蓄表达
鉴赏范文
范文一
《雨巷》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意象创造。诗人将"雨巷"、"丁香"、"油纸伞"等意象有机组合,营造出朦胧凄美的意境。特别是"丁香"意象的多重运用,既指代姑娘的外貌特征,又暗示其内在气质,更象征着诗人心中难以企及的理想。
范文二
从情感表达看,《雨巷》展现了典型的现代知识分子心境。诗中"独自"、"彷徨"等词语反复出现,强化了孤独感;"希望逢着"的期待与"哀怨又彷徨"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关于《雨巷》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彷徨(páng huáng)、寂寥(jì liáo)、哀怨(āi yuàn)
文学常识: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代表诗人,《雨巷》创作于1928年
意象解析:雨巷象征人生困境,丁香象征美好理想
艺术手法:象征、通感、重章叠句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彷徨:__________
(2)寂寥:__________
答案:
(1)徘徊不定
(2)寂静空旷
二、主旨理解
问:"丁香一样的姑娘"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象征诗人心中美好却难以实现的理想,也代表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精神追求。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艺术效果。
答案:通过具象的"油纸伞"与抽象的"寂寥"相结合,营造出孤独迷茫的意境;"悠长"的重复使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绵长的愁绪。
四、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雨巷》与徐志摩《再别康桥》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忧郁情怀;不同在于《雨巷》表达的是对理想的追寻与失落,而《再别康桥》更多是对往昔的怀念与不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