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椅》古诗解析与鉴赏
本文解析宋代诗人金银的《交椅》,通过原文、译文、注释、创作背景等模块,完整呈现这首咏物诗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原文
《交椅》
金银
曲木能成器,雕工巧作舟。
高低随主便,俯仰任人谋。
座上风云变,堂前岁月流。
可怜身是客,终作栋梁羞。
译文
弯曲的木材被制成器物,工匠巧手雕琢成舟形座椅。
高低位置全凭主人安排,前后倾斜任由他人摆布。
坐席间见证权势更迭,厅堂前目睹时光流逝。
可叹它本是独立之身,最终却沦为梁木之耻。
注释
曲木:弯曲的木材,暗喻被改造的天然本性。
雕工:指精细的人工雕琢,与自然形态形成对比。
风云变:隐喻政治斗争或家族兴衰。
栋梁羞:反用"栋梁之材"典故,批判丧失本真的悲哀。
艺术表现:通过拟人化手法,使交椅成为封建依附关系的象征载体。
创作背景
北宋中期党争激烈,诗人金银因反对新法被贬,目睹官场中趋炎附势之风盛行。此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闲居洛阳期间,借咏交椅讽刺政治投机者。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前四句写形制功能,后四句抒哲理思考,形成由实入虚的递进。
2. 语言艺术:"随""任"等动词强化被动性,"风云""岁月"等意象拓展时空维度。
3. 思想内涵:揭示权力体系中个体异化的现象,体现宋代咏物诗"托物寓理"的典型特征。
4. 历史价值:为研究北宋士大夫政治心态提供文学样本,其批判性超越一般咏物之作。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中"高低随主便"二句,以极简笔墨勾勒出权力支配关系。交椅的物理特性被赋予社会学意义,其可调节的机械结构恰似官场中人的逢迎姿态。诗人捕捉到家具与人性之间的隐秘关联,使日常器物成为观察封建伦理的棱镜。末句"羞"字尤为犀利,将批判锋芒指向整个价值体系。
范文二
金银创造性地将时间维度注入静物描写。"座上风云变"既写交椅的使用场景,又暗喻北宋新旧党争的残酷现实。作为政治斗争的亲历者,诗人通过器物见证历史的功能,完成对短暂权势的祛魅。这种"以物观史"的写法,比直述政见更具艺术感染力,体现宋代哲理诗的成熟形态。
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雕工(diāo gōng)、俯仰(fǔ yǎng)、栋梁(dòng liáng)
2. 文学常识:北宋咏物诗往往借日常器物阐发理学思想,与唐代咏物诗重形似有别
3. 艺术手法:拟人化、双关语、典故反用
4. 思想考点:对士人独立人格的呼唤,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俯仰:__________
(2)羞: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座椅可前后倾斜,喻指逢迎权贵
(2)感到耻辱,此处活用为动词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可怜身是客"的深层含义
答案:表面写交椅的客体属性,实则批判士大夫丧失主体意识,成为政治附庸的可悲状态。呼应北宋儒学"格物致知"的思想传统。
三、比较鉴赏
题目:对比王安石《孤桐》与本诗的咏物角度差异
答案:王诗以孤桐自喻,强调刚直不阿的品格;本诗则通过异化意象,批判妥协退让的行为。二者共同构成北宋士人精神世界的两面。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座上风云变"的艺术表现力
答案:将抽象的政治斗争具象为座椅上的场景变换,以小见大。五个字浓缩时空变迁,体现宋代诗歌"以微知著"的典型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