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借根行事TXL金银花原文免费阅读

借根行事TXL金银花原文免费阅读

时间:2025-11-13 19:41:05

借根行事TXL金银花原文免费阅读

本文围绕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关于金银花的记载展开,通过原文呈现、白话翻译、深度注释及多维解析,展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原文

《金银花》·李时珍

忍冬凌冬不凋,

藤蔓左缠附木。

二月开花五出,

微香蒂带红晕。

新旧相参黄白,

故有金银之称。

译文

金银花耐寒越冬不枯萎,

藤条向左旋转缠绕树木。

农历二月开出五瓣花朵,

散发淡淡香气花萼泛红。

新旧花朵黄白交错生长,

因此得名"金银"之花。

注释

【忍冬】植物学名Lonicera japonica,越冬特性是其重要药用价值标志。

【左缠】古代观察发现其藤蔓呈逆时针方向生长,暗合阴阳学说中"左升右降"之理。

【五出】指花瓣数,对应五行观念,明代医家认为这与药物归经相关。

【新旧相参】描述二茬花现象,初开为白,经日转黄,体现中医药"阴阳转化"思想。

创作背景

万历六年(1578年),李时珍在湖北蕲春完成《本草纲目》编纂。当时民间普遍使用金银花治疗温病,但存在品种混淆。李氏通过实地考察,首次系统记录其植物特征与药用关系。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六句三组,分别描述越冬特性、形态特征、命名由来,符合本草著作"名—形—性"的书写传统。

2. 语言艺术:"凌""缠""参"等动词精准捕捉植物动态,体现明代科学观察与文学表达的完美结合。

3. 文化内涵:将植物特性与阴阳五行学说相对应,反映传统医学"天人相应"的核心观念。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李时珍笔下的金银花记载,展现了中国传统博物学的独特思维方式。文中"左缠"的观察记录,看似简单的方向描述,实则蕴含深刻医理。明代医家认为人体气机左升右降,植物向左旋转正合升发之性,故金银花尤擅宣散风热。这种将自然现象与人体生理相联系的认知模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特征。

范文二

《金银花》文本具有典型的明代科技文献特征。作者既保持"二月开花五出"的客观记录,又赋予"新旧相参"的哲学解读。这种双重书写策略,反映了李时珍"格物致知"的研究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期欧洲植物志仅关注形态描述,而中国本草始终强调物性与人用的关联,这种差异正是中西医学分野的关键所在。

考试重点整理

1. 关键词语:凌冬(越冬)、左缠(逆时针生长)、五出(五瓣)、相参(交错)

2. 文学常识:《本草纲目》的编纂年代(1578年)、分类体系(16部60类)

3. 意象分析:金银双色象征阴阳调和,藤蔓缠绕暗示药性归经

4. 医学理论:本草记载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的对应关系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凌冬:__________

(2)五出:__________

答案:

(1)耐受寒冬

(2)五片花瓣

二、主旨理解

题目:"新旧相参黄白"反映了什么医学观念?

答案:体现中医药"阴阳转化"思想,初开白花属阴,转黄为阳,二者共存象征阴阳互根。

三、比较鉴赏

题目:对比《金银花》与《诗经·芣苢》在植物描写上的差异

答案:本文侧重植物特性与药效关联的科学观察,《芣苢》则通过重章叠句抒发劳动情感,反映从文学抒情到科学认知的发展轨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