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游山西村》原文和鉴赏
《游山西村》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田园诗,描绘了乡村风光与淳朴人情,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本文包含原文、译文、注释、创作背景及鉴赏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原文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嘲笑农家腊月酿的酒浑浊,丰收之年他们备足了鸡肉猪肉款待客人。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看见柳色浓绿鲜花明艳,眼前又出现一个村庄。
春社临近,箫鼓声此起彼伏,村民们衣着简朴,古风犹存。
从今以后,若是允许我趁着月色闲游,我会随时拄着拐杖来叩响农家的门。
注释
腊酒:腊月酿造的酒,多为农家自酿。
浑:浑浊,指酒质不纯。
豚:小猪,此处指猪肉。
山重水复:山峦重叠,水流曲折。
柳暗花明:柳色浓绿,鲜花明艳,形容景色突然明朗。
春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节日,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闲乘月:趁着月色闲游。
无时:随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陆游因支持抗金被罢官,闲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期间。诗人深入乡村,感受到农家淳朴的生活和乐观的精神,写下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
作品解析
1. 结构: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抒情议论,层次分明。
2. 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体现了陆游诗歌“明白如话”的特点。
3. 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淳朴人情的赞美,展现了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 艺术特色:运用对比手法(“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营造出跌宕起伏的意境;语言生动形象,画面感强。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游山西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风光和人情之美。首联写农家热情好客,即使酒浊也备足佳肴款待客人,展现了淳朴的民风。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既写出了山路的曲折,又暗示了人生困境中的希望,富有哲理。颈联写春社的热闹场面和村民的简朴衣着,流露出诗人对古风的怀念。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随性洒脱的性格。
范文二
陆游的《游山西村》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诗。诗人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困境中不要放弃希望,转机往往就在前方。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感情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关于《游山西村》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与读音:腊(là)酒、浑(hún)、豚(tún)、社(shè)、拄(zhǔ)杖。
2. 文学常识: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诗风豪放悲壮,也有清新自然之作。
3. 知识要点:《游山西村》是陆游闲居山阴时所作,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4. 意象意境:诗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等意象,营造了曲折而又明朗的意境,富有哲理。
5. 艺术手法:对比手法(“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白描手法(描绘乡村风光)。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简答题(3道)
1. 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描写了山峦重叠水流曲折,看似无路可走,忽然柳色浓绿鲜花明艳,又出现一个村庄的景象。
解析: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蕴含了人生哲理。
2. 问:诗中“箫鼓追随春社近”反映了怎样的民俗?
答:反映了古代春社节日村民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热闹场景。
解析:春社是古代重要的农事节日,体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
3. 问: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淳朴人情的赞美,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诗人通过描绘乡村风光和人情,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选择题(2道)
1. “腊酒浑”中的“浑”字意思是:
A. 浑浊
B. 浓厚
C. 甜美
D. 清淡
答案:A
解析:“浑”指酒质不纯,浑浊。
2. “柳暗花明又一村”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
B. 对比
C. 拟人
D. 夸张
答案:B
解析:用“柳暗”与“花明”形成对比,突出景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