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王维《少年行四首》原文和鉴赏

王维《少年行四首》原文和鉴赏

时间:2025-08-12 13:58:01

王维《少年行四首》原文与深度解析:盛唐少年的侠气与诗心

《少年行四首》是王维早年创作的组诗,以豪迈笔触展现盛唐少年游侠的意气风发,兼具边塞诗的气象与山水诗的意境。本文完整呈现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多维鉴赏,并附科举考试重点解析。

原文

《少年行四首》(其一)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译文

新丰镇的名酒价值万钱一斗,

咸阳城的游侠多是青春少年。

相逢时豪情相投便为你痛饮,

将骏马系在高楼旁的垂柳边。

注释

【新丰】长安附近产酒胜地,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新丰市"。

【斗十千】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极言酒之名贵。

【意气】志趣相投的豪情,唐人常用语,如杜甫"痛饮真吾师"。

【垂柳】暗含离别意象,与"系马"形成动静对照。

创作背景

开元八年(720年),二十岁的王维初入长安求取功名。时值盛唐国力鼎盛,都城盛行任侠风气。青年诗人以自身见闻为素材,将游侠精神与诗酒风流熔铸为具有时代特征的青春颂歌。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四句皆用赋体直陈,前三句蓄势,末句以画面收束,暗合"起承转合"之法。

2. 语言艺术:"美酒""游侠""高楼"等意象密集排列,通过"斗十千""多少年"的数量强化形成张力。

3. 思想内涵:突破传统游侠诗的悲壮色彩,展现盛唐特有的乐观进取精神。

4. 艺术创新:将边塞诗的雄浑与宫体诗的精致结合,开创青春题材新境界。

鉴赏范文

范文一

王维此作最妙处在以简驭繁。前两句看似平铺直叙,实则以"新丰酒"与"咸阳侠"两个典型意象,构建出整个盛唐的物质丰饶与精神昂扬。后两句中"意气"二字尤为精警,既包含少年侠客的肝胆相照,又暗喻诗人自身的艺术追求。末句"垂柳"的介入,使全诗刚柔相济,在豪迈底色中透出几分诗意栖居的向往。

范文二

诗中隐藏着双重时空的对照。"斗十千"暗用曹植典故,将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并置;"系马垂柳"的静景描写,又与前三句的动态叙事形成张力。这种时空交织的手法,使短短二十八字既呈现了即时性的欢宴场景,又承载着纵向的文化记忆。王维早年的诗作已展现出融合古今的非凡能力。

科举考试重点整理

【字词读音】新丰(xīn fēng) 斗(dǒu)十千 咸阳(xián yáng)

【文学常识】《少年行》属乐府旧题,王维革新为七绝组诗;"游侠"源于《史记·游侠列传》。

【艺术手法】意象并置(酒/侠)、典故暗用(曹植)、以景结情(垂柳)。

【思想主旨】盛唐精神的三重体现:物质丰裕、人格独立、生命张扬。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简答题

1、问:诗中"意气"包含哪些具体内涵?

答:既指少年侠客的豪爽性情,又包含志同道合的友谊,更暗含建功立业的抱负。

解析:需结合盛唐士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时代特征作答。

2、问:末句为何选择"垂柳"作为系马之处?

答:柔韧的垂柳与刚健的骏马形成质感对比,同时柳谐音"留",暗示短暂欢聚后的离别。

解析:注意唐诗中"柳"的固定意象群运用。

3、问:本诗与王维后期山水诗有何关联?

答:虽题材迥异,但同样注重画面经营,"系马垂柳"已见"诗中有画"的雏形。

解析:需把握诗人创作风格的连续性。

二、选择题

1、"斗十千"的修辞作用是:

A. 夸张酒之名贵

B. 暗示侠客贫寒

C. 批判社会奢靡

D. 对比少年贫富

答案:A

解析:典出曹植诗,属盛唐常见的夸饰手法。

2、下列哪项最能体现本诗的时代特征:

A. 高楼垂柳的精致

B. 为君饮的直率

C. 游侠少年的朝气

D. 系马动作的悠闲

答案:C

解析:游侠精神是盛唐特有的文化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