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教案设计范例

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教案设计范例

时间:2025-08-20 13:58:01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小兔子乖乖》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针对3-4岁幼儿设计,通过经典儿歌《小兔子乖乖》开展语言启蒙活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教案包含多感官互动游戏、角色扮演和创意延伸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第一课时:初识儿歌《小兔子乖乖》

一、教学目标

语言倾听:能安静聆听儿歌并跟随节奏拍手,初步理解"不开不开我不开"的重复句式

词汇积累:掌握"乖乖""妈妈""门儿"等核心词汇,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开""关"等动词

安全意识:通过情境讨论,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的简单道理

二、教学过程

儿歌谜语导入(5分钟)

教师竖起两根手指在头顶:"小朋友们猜猜,什么动物耳朵长长、尾巴短短?"

幼儿自由回答后,教师出示毛绒小兔玩具:"今天我们要认识这只小兔子,它可聪明啦!"

互动提问:"你们在家有没有一个人待过?如果有人敲门会怎么做?"记录幼儿的有趣回答

多形式学唱(15分钟)

教师佩戴兔耳朵头饰示范演唱,重点夸张表现"不开不开"的摆手动作

分段教学:

①"小兔子乖乖"——引导幼儿摸自己脑袋做"乖宝宝"动作

②"把门儿开开"——双手做开门动作,强调"开"字发音

③"不开不开"——配合摇头摆手的拒绝动作

道具辅助:使用玩具门模型,让幼儿边唱边操作"开门""关门"

角色扮演游戏(10分钟)

分组活动:

A组戴小兔头饰练习应答句"不开不开我不开"

B组戴大灰狼头饰练习引诱语气"快点儿开开"

情景模拟:教师扮演兔妈妈,离场前叮嘱"妈妈没回来谁都不能开门哦"

安全小贴士:通过幼儿的表演,自然引出"陌生人给糖果也不能开门"的生活常识

延伸活动(5分钟)

涂色任务:发放小兔子线稿,重点涂红"门"的部位

家庭任务:请幼儿回家教爸爸妈妈做"不开不开"的摆手动作

第二课时:安全小卫士在行动

一、教学目标

语言表达:能完整复述儿歌情节,尝试用"如果...就..."句式说安全守则

创意表现:用积木搭建"安全小屋",并用简单语言描述搭建想法

行为养成:通过情景判断游戏,巩固"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过程

音乐唤醒(5分钟)

播放改编版《小兔子乖乖》(加入敲门声效),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自发做出拒绝动作

互动问答:"昨天回家有没有和门玩游戏?谁能演示'不开不开'的动作?"

故事创编(10分钟)

出示系列图片:①快递员敲门 ②修水电叔叔 ③邻居奶奶送饼干

分组讨论:"这些情况下小兔子能开门吗?"教师用贴纸记录幼儿选择

句式练习:"如果是______,我就______"(如"如果是快递员,我就叫大人")

建构游戏(15分钟)

材料提供:软积木、动物玩偶、门铃道具

任务卡:

1.搭建有"安全门"的小房子

2.设计"猫眼"或"门链"(用雪花片代替)

3.用玩偶演示正确应对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表扬有创意的安全设计

安全儿歌展示(5分钟)

将幼儿创编的安全守则整理成新儿歌:

"陌生人,来敲门,躲在门后不出声..."

配合手偶剧进行最终表演,邀请其他班级观摩

课后延伸

亲子任务:

1.录制家庭版《小兔子乖乖》情景剧

2.绘制"我家的安全门"图画

教师寄语: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像小兔子那样,既懂礼貌又懂得保护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