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周公解梦》原版原文及赏析全集

《周公解梦》原版原文及赏析全集

时间:2025-08-31 10:30:02

《周公解梦》原版原文及赏析全集

《周公解梦》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占梦典籍,托名西周政治家周公旦所著,实际成书于唐宋时期。本文整理其核心篇章原文,辅以白话译文、字词考据及思想解析,揭示梦境与现实的隐喻关联。

原文

《周公解梦·卷一》(佚名)

夜梦青龙蟠玉柱,朝来紫气满庭除。

若逢白虎当门立,须防刀兵暗中伏。

朱雀临窗啼晓日,必有佳音达草庐。

玄武沉潭风雨静,江湖舟楫自安舒。

译文

梦见青龙盘绕玉柱,清晨必有祥瑞之气充盈院落。

若遇白虎挡在门前,需警惕暗藏的争斗祸患。

朱雀停驻窗前啼鸣破晓,定有喜讯传至家中。

玄武潜沉深潭风浪平息,行船往来皆得安稳。

注释

青龙蟠玉柱:蟠(pán),盘绕。青龙象征东方木德,主吉兆。

白虎当门:白虎为西方凶神,《淮南子》载其主刑杀。

朱雀临窗:南方火鸟,郭璞《洞林》称其"衔书报喜"。

玄武沉潭:北方龟蛇合体之神,道家谓其镇水患。

创作背景

汉代谶纬之学盛行,占梦术融入阴阳五行理论。唐代佛道交融,敦煌遗书P.3908已见类似解梦文本。宋代市民文化兴起,此类内容经书商整合定型。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四象对应四方,每联独立成谶,遵循"梦象-征兆"二元模式。

2. 语言风格:七言谣谚体,押仄韵,符合民间口传记忆规律。

3. 思想内核:将天文星象、地理方位与人事吉凶建立交感联系。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四象体系的符号化运用是本文最大特色。青龙、白虎等意象并非简单比喻,而是承载着汉代以来"天人感应"的宇宙观。诗中"蟠""立""啼""沉"四个动词,精准捕捉神兽动态,使虚幻梦境具象可感。这种将星宿神话转化为生活预兆的表述方式,折射出古人对不确定性的具身认知。

范文二

文本暗含深刻的生存智慧。白虎凶兆与玄武吉象的对比,揭示祸福相倚的辩证思维。值得注意的是"须防刀兵"的警示语气,不同于其他三句的直述,体现乱世中民众对暴力的集体恐惧。这种将心理焦虑对象化为神兽对峙的创作手法,具有早期精神分析的雏形特征。

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常识:四象学说起源(《礼记·曲礼》"行前朱鸟而后玄武")

意象体系:青龙/仕途、白虎/兵灾、朱雀/文书、玄武/水运

核心字词:蟠(缠绕)、除(台阶)、楫(船桨)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朝来紫气满庭除"的"除"字

答案:庭除指院落台阶,《说文》:"除,殿陛也。"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朱雀临窗"的象征意义

答案:以南方神鸟喻指文书喜报,反映科举时代士子对功名的期盼。

三、比较鉴赏

题目:对比《周公解梦》与《黄帝内经》"淫邪发梦"理论的差异

答案:前者侧重外部征兆解读,后者关注体内阴阳失衡致梦,体现儒道不同认知路径。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玄武沉潭风雨静"的意境营造

答案:以龟蛇潜渊意象构建静谧画面,"沉"字既写神兽动作,又暗喻危机化解。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用"白虎当门"典故论述风险防范意识

答案示例:化用古代占梦智慧,说明对潜在威胁需保持警觉,体现"居安思危"的传统思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