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汤显祖《牡丹亭》原文及赏析

汤显祖《牡丹亭》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5-08-30 18:00:02

汤显祖《牡丹亭》原文及赏析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一。作品以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之恋为主线,展现了人性对自由与爱情的追求。本文将从原文、译文、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部经典作品。

原文

《牡丹亭·惊梦》选段

作者:汤显祖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译文

【译文】

眼前繁花似锦,却无人欣赏,

只能任由它们凋落在破败的庭院。

美好的时光与景色无人珍惜,

欢愉的心情又能在谁家实现?

朝霞晚霞映照着华丽的楼阁,

微风细雨轻拂着烟波中的画船。

富贵人家却不懂得珍惜这美好春光!

注释

1. 姹紫嫣红:形容百花盛开,色彩绚丽。

2. 断井颓垣:废弃的水井和倒塌的墙壁,象征荒凉破败。

3. 良辰美景奈何天:感叹美好时光无人欣赏。

4. 赏心乐事谁家院:反问句,表达对自由与欢乐的向往。

5. 锦屏人:指富贵人家,暗讽其不懂珍惜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牡丹亭》创作于明代万历年间,当时社会礼教森严,女性受到极大束缚。汤显祖通过杜丽娘这一角色,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他本人深受王阳明心学影响,强调“情”的力量,认为真情可以超越生死。

作品解析

1. 结构:选段以景抒情,通过对比繁华与荒凉,突出杜丽娘的孤独与压抑。

2. 语言:用词华美,意象丰富,如“姹紫嫣红”“烟波画船”等,营造出鲜明的画面感。

3. 思想:批判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歌颂自由与爱情的可贵。

4.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

鉴赏范文

范文一

《牡丹亭·惊梦》选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杜丽娘眼中的春光。姹紫嫣红的繁花与断井颓垣形成强烈对比,暗示她内心的压抑与渴望。汤显祖通过“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感叹,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整段文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展现了明代戏曲的独特魅力。

范文二

这段唱词不仅是景物的描写,更是杜丽娘内心世界的写照。她看到美丽的春光,却无人共赏,只能独自叹息。汤显祖巧妙地用“锦屏人”讽刺富贵人家的庸俗,突出了杜丽娘的高洁与孤独。这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关于《牡丹亭》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与读音:

姹紫嫣红(chà zǐ yān hóng)

断井颓垣(duàn jǐng tuí yuán)

锦屏人(jǐn píng rén)

2. 文学常识: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的代表作,作者汤显祖,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并称“四大古典戏剧”。

3. 意象意境:

“姹紫嫣红”象征美好春光,“断井颓垣”象征封建礼教的压抑,“烟波画船”象征自由与理想。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姹紫嫣红:__________

(2)锦屏人: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百花盛开,色彩绚丽。

(2)指富贵人家。

二、主旨理解

题目:选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通过对比繁花与荒凉,表达了杜丽娘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以及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艺术表现。

答案:这两句以反问形式,强化了杜丽娘的孤独与无奈,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