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中香》TXL金银花原文及赏析
本文围绕古诗《帐中香》展开,通过原文、译文、注释、创作背景等多角度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描写闺阁情思的经典作品。
《帐中香》原文
作者:唐·李商隐
麝重愁先觉,
金寒梦未成。
莫惊儿女态,
一夜帐中香。
译文
浓重的麝香先于愁绪被感知,
冰冷的金炉让美梦难以成真。
不必惊讶于这般小儿女情态,
只因整夜帐中都弥漫着芬芳。
注释
麝重:麝香浓郁。"麝"指麝香,珍贵香料。
愁先觉:愁绪未至,香气先被感知。
金寒:金属香炉冰冷。"金"指金属制香炉。
梦未成:暗示主人公辗转难眠。
儿女态:指闺阁中的缠绵情思。
帐中香:帷帐中弥漫的香气,暗指闺阁情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当时李商隐身陷牛李党争,仕途坎坷。诗人借闺怨题材,委婉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苦闷。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采用五言绝句形式,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起承转合自然。
2. 语言艺术:善用意象,"麝香""金炉"等物象营造出浓郁的闺阁氛围。
3. 情感表达:表面写闺怨,实则寄托身世之感,体现李商隐诗歌含蓄深婉的特点。
4. 艺术特色:以香喻情,通过嗅觉感受传递情感,手法新颖独特。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帐中香》以细腻笔触描绘闺阁情思。前两句"麝重愁先觉,金寒梦未成"通过嗅觉和触觉的描写,暗示主人公辗转难眠的愁绪。后两句"莫惊儿女态,一夜帐中香"则点明主题,以帐中香气象征缠绵情思。全诗含蓄隽永,体现了李商隐诗歌"深情绵邈"的艺术特色。
范文二
这首诗看似写闺怨,实则别有寄托。"麝重愁先觉"暗示诗人对政治风云的敏锐感知;"金寒梦未成"暗喻仕途理想的破灭。末句"一夜帐中香"既是对闺阁生活的描绘,也暗指诗人整夜难眠的苦闷。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正是李商隐诗歌的重要特征。
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麝(shè)、重(zhòng)、缘(yuán)
2. 文学常识: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3. 艺术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意象运用。
4. 思想内涵:表面写闺怨,实则寄托身世之感。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麝重:__________
(2)缘:__________
答案:
(1)麝香浓郁
(2)因为
二、主旨理解
题目:"一夜帐中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既描写了闺阁中弥漫的香气,又暗指主人公整夜难眠的愁绪,含蓄地表达了缠绵悱恻的情思。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帐中香》与李商隐《无题》在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答案:两首诗都善用意象,含蓄表达情感。《帐中香》侧重嗅觉描写,《无题》多用视觉意象。但都体现了李商隐诗歌朦胧深婉的特点。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莫惊儿女态,一夜帐中香"的艺术效果。
答案:这两句点明主题,以"帐中香"象征缠绵情思。"莫惊"二字既是对读者的劝慰,也暗示这种情思的自然流露。诗句含蓄隽永,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