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韩愈《晚春》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晚春》原文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译文
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随风飘洒,好似片片雪花。
《晚春》的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杨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知道。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诗写郊游即目所见之暮春景物。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想要留住它,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形成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景象,就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全诗语言生动,亦庄亦谐,富含哲理。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