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曹刿《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5-09-07 10:45:01

曹刿《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记录了鲁国平民曹刿在长勺之战中辅佐鲁庄公以弱胜强的军事智慧。文章以对话形式展现战略思想,揭示了“一鼓作气”的用兵之道,是古代战争谋略的经典文本。

原文

曹刿论战

《左传·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觐见。

他的同乡说:“当权者谋划的事,何必参与?”

曹刿回答:“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觐见。

他问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

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享,一定分给别人。”

曹刿说:“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不会跟从。”

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不敢虚报,必定诚实。”

曹刿说:“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不会赐福。”

庄公说:“大小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按实情处理。”

曹刿说:“这是忠于职守的表现,可以一战。作战时请让我跟随。”

庄公与曹刿同乘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交战。

庄公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

齐军三次击鼓后,曹刿说:“可以了。”

齐军大败。庄公要追击,曹刿说:“不行。”

他下车察看齐军车辙,又登上车前横木眺望,说:“可以了。”

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后,庄公询问原因。

曹刿回答:“作战靠勇气。第一次击鼓士气最盛,第二次减弱,第三次耗尽。敌方士气衰竭而我方充盈,所以取胜。大国难以捉摸,怕有埋伏。我看到他们车辙混乱,旗帜倒下,才决定追击。”

注释

肉食者:指当权者。“肉食”象征地位,先秦贵族才能常食肉。

间(jiàn):参与。此处体现曹刿的平民身份与责任意识。

牺牲:祭祀用的牲畜,如牛、羊、猪。

孚(fú):信任。曹刿认为仅靠祭祀诚信不足以取信神明。

狱:案件。庄公以司法公正为执政根本,曹刿认可其“忠”。

轼:车前横木。登轼观察体现曹刿的谨慎与实战经验。

靡(mǐ):倒下。旗靡是敌军溃败的标志性细节。

创作背景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支持公子纠争夺君位,发兵攻鲁。鲁国弱于齐国,曹刿以布衣身份进谏,助鲁庄公在长勺之战中以少胜多。此战成为中国古代“后发制人”战术的典范,《左传》通过对话与动作描写,突出曹刿的军事洞察力。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全文分战前、战中、战后三部分,以“论”贯穿。战前对话层层推进,凸显“民心为战之本”;战中动作简洁,展现战术智慧;战后分析揭示“一鼓作气”的军事原理。

2. 语言艺术:多用短句,如“未可”“可矣”,节奏紧张有力。对比手法鲜明,如“肉食者鄙”与曹刿的远谋,“三鼓”与“一鼓”的士气变化。

3. 思想内涵:强调“民本”是战争基础,“慎战”是取胜关键。曹刿的“彼竭我盈”理论,蕴含朴素辩证法思想。

鉴赏范文

范文一:论曹刿的战术智慧

《曹刿论战》最精彩处在于对战争心理的把握。“一鼓作气”揭示士气变化的规律,而“视辙”“望旗”的细节,则体现实战中观察与耐心的价值。曹刿不迷信“兵贵神速”,而是冷静等待战机,这种反直觉的决策,正是军事家的过人之处。文中“未可”“可矣”的重复使用,形成张力,将谋略的精准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范文二:民本思想的军事实践

曹刿的三问三答,直指战争本质——民心向背。庄公前两次回答聚焦物质与神权,曹刿均否定;直到提及司法公正,才被认可为“忠之属”。这种层层递进的对话,说明曹刿将政治清明视为战争的前提。值得注意的是,曹刿虽强调民心,却未陷入“仁者无敌”的空谈,而是结合具体战术,展现知行合一的现实主义精神。

关于《曹刿论战》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

间(jiàn):参与

孚(fú):信任

靡(mǐ):倒下

辙(zhé):车轮痕迹

2. 文学常识:

出自《左传》,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3. 核心思想:

民心是战争基础,慎战是取胜关键。

“一鼓作气”体现士气变化的军事心理学。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焉:__________

(2)小信未:__________

答案:

(1)参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