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原文翻译与考试要点解析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初唐骈文的巅峰之作,以滕王阁盛宴为背景,抒写壮丽山河与人生感慨。本文提供全文翻译、逐句注释、创作背景及艺术解析,并附考试高频考点与鉴赏范例。
原文
滕王阁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节选)
译文
豫章是汉代旧郡,洪州为唐代新府。星空对应翼、轸二宿,地域连接衡山、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五湖为衣带,控制楚地,接引闽越。
物产华美如天赐珍宝,宝剑光芒直射牛斗星域;人物杰出因山川灵秀,徐孺子曾使陈蕃专设卧榻。
注释
翼轸(zhěn):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对应古楚地分野。
龙光射牛斗:典出《晋书》,指丰城宝剑剑气冲天的异象,喻此地人才非凡。
徐孺下陈蕃之榻: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专为隐士徐孺子设榻,礼贤下士。
创作背景
王勃赴交趾探父途经洪州,适逢滕王阁重修盛宴。都督阎公欲夸耀女婿文才,假意邀客作序,王勃即席挥毫而成。时年二十六岁,次年渡海溺亡,此篇成为其绝笔。
作品解析
1. 结构:以地理起笔,转入宴会盛况,再抒怀才不遇,终以自勉收束,骈散相间。
2. 语言:四六骈俪工整,典故密集却自然流畅,如“落霞与孤鹜齐飞”已成千古名句。
3. 思想:表面颂扬盛宴,实则倾吐“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悲愤,暗含进取精神。
鉴赏范文
范文一:骈文中的生命张力
《滕王阁序》的华美辞藻下,涌动着一股不甘沉沦的生命力。王勃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自况,将个人困顿与天地壮阔对照,形成巨大情感张力。这种矛盾正是初唐文人昂扬与失意交织的缩影。
范文二:典故运用的艺术
全文用典四十余处却无堆砌之感。如“冯唐易老”四句,连用四个历史人物,既写自身际遇,又暗含对时代用人制度的批判。典故成为情感载体,而非炫耀才学的工具,体现骈文创作的高超境界。
考试重点整理
高频字词:
1. 翼轸(zhěn):星宿名,需注意字形与读音。
2. 瓯(ōu)越:古族名,常考地理概念。
文学常识:
1. 王勃与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并称“初唐四杰”。
2. 骈文四要素:对仗、用典、声律、辞藻。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龙光射牛斗之墟”中“墟”的含义。
答案:区域,指牛、斗二星所在的天区。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情感内涵。
答案:既抒写仕途受阻的孤独,又隐含对知音难觅的慨叹,反映寒士的普遍困境。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答案:以动态的飞鸟与静态的秋水相映,构成色彩绚烂而空间辽阔的画面,体现唐代美学中的壮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