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与考试要点解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与考试要点解析

时间:2025-09-17 16:00:03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与考试要点解析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通过赤壁之战的怀古,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仰慕和自身壮志难酬的感慨。本文提供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鉴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经典词作。

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滚滚东流,千百年来,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

旧时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插云霄,汹涌的波涛拍击江岸,卷起千万堆雪白的浪花。

江山壮丽如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英姿勃发。

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敌军的战船便灰飞烟灭。

神游故国战场,该笑我多愁善感,过早地生出了白发。

人生如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注释

大江东去:长江向东奔流,暗喻时光流逝。

风流人物:杰出的英雄人物。

周郎:周瑜,字公瑾,三国时吴国名将。

乱石穿空:形容赤壁山势险峻。

千堆雪:比喻浪花飞溅的壮丽景象。

羽扇纶巾:周瑜儒雅的装束,体现其从容不迫。

樯橹:代指曹操的战船。

华发:白发,暗指年华老去。

创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政治失意。游览赤壁时,联想到三国英雄周瑜的功业,对比自身处境,感慨万千,写下此词。

作品解析

1. 结构:上阕写赤壁景色,下阕怀古抒情,层次分明。

2. 语言:豪放雄浑,善用夸张比喻,如“乱石穿空”“千堆雪”。

3. 思想:借古抒怀,表达对英雄的仰慕和自身壮志难酬的悲慨。

4.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展现了豪放词风的魅力。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以雄浑的笔触描绘赤壁壮景,通过对周瑜的追忆,反衬自身的失意。词中“乱石穿空”三句,以夸张手法展现赤壁之险,气势磅礴。下阕“羽扇纶巾”刻画周瑜儒将形象,与“多情应笑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词人内心的苦闷。全词豪放中见深沉,是苏轼词风的典范。

范文二

苏轼此词将写景、怀古、抒情融为一体。上阕以“大江东去”开篇,奠定豪迈基调;下阕转入对周瑜的追慕,结尾“人生如梦”一句,又归于哲理思考。词中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人生感慨。语言精炼,意象生动,充分展现了苏轼豪放词的艺术成就。

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

1. 风流人物: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2. 纶巾(guān jīn):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3. 樯橹(qiáng lǔ):代指战船。

文学常识:

1. 苏轼: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2. 赤壁之战:三国时期著名战役,周瑜以少胜多击败曹操。

意象意境:

1. “乱石穿空”三句:描绘赤壁险峻壮丽的景象。

2. “人生如梦”:表达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风流:__________

(2)纶巾:__________

答案:

(1)杰出的

(2)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二、主旨理解

题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旷达洒脱的情怀。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艺术效果。

答案:这三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赤壁的险峻和江涛的汹涌,画面壮丽,气势磅礴,体现了苏轼豪放词风的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