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文和鉴赏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文和鉴赏

时间:2025-08-19 10:00:02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文和鉴赏

本文解析林则徐被贬伊犁途中所作七律,展现其忠贞报国与豁达胸襟,包含原文、翻译、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分析。

原文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

能力薄弱却肩负重任早已精神疲惫,若再勉强衰朽之躯定然难以支撑。

只要对国家有利愿以生死相许,岂能因个人祸福而逃避或追求。

贬谪生活恰是皇恩深厚的体现,安守愚拙正适合戍边士兵的身份。

戏谑地与老妻谈起前人典故,试着吟诵"断送老头皮"的诗句自嘲。

注释

"苟利国家生死以":化用《左传》子产"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体现儒家舍生取义精神。

"养拙":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此处反用其意,暗含政治讽刺。

"老头皮":典出宋真宗时隐士杨朴故事,表现旷达幽默的生死观。

对仗特色:颔联"生死以"对"避趋之",虚词运用精妙,强化决绝语气。

创作背景

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贬新疆伊犁。此诗作于西安与家人分别时,时年58岁。此前他因虎门销烟遭投降派诬陷,道光帝为推卸战败责任将其革职。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首联自述状态,颔联明志,颈联反讽,尾联自嘲,形成"抑-扬-抑-扬"的情感曲线。

2. 语言艺术:"戏""试"等字举重若轻,将悲愤化为豁达,体现士大夫"怨而不怒"的诗教传统。

3. 思想价值:重塑了贬谪诗的精神维度,突破个人得失,展现近代民族危机中的士人担当。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堪称近代爱国宣言的巅峰表达。不同于传统贬谪诗的哀怨基调,林则徐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紧密结合。颈联表面感念皇恩,实则暗含对朝廷昏聩的批判。"养拙"一词既是对戍卒身份的无奈接受,更是对官场腐败的尖锐反讽。尾联用杨朴故事,在幽默自嘲中完成精神超脱,展现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美感。

范文二

该诗最动人处在于多重情感的交织碰撞。首联的疲惫与颔联的坚定形成张力,颈联的隐忍与尾联的旷达构成呼应。林则徐创造性地将政治宣言转化为家庭对话,通过"山妻""老头皮"等生活化意象,将宏大叙事拉回人间烟火。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既延续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又开创了近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中自我定位的新范式。

考试重点整理

1. 关键字词:戍(shù)、苟(gǒu)、谪(zhé)、拙(zhuō)

2. 文学常识:口占指即兴创作;此诗属七言律诗,押支韵

3. 意象体系:"衰庸"象征政治挫折,"戍卒"代表身份转换,"老头皮"暗喻生死考验

4. 核心考点:颔联成为后世引用率最高的爱国诗句,体现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历史地位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苟利:__________

(2)养拙:__________

答案:

(1)只要有利于

(2)保持愚拙(表面自谦,实含愤懑)

二、主旨理解

题目:"谪居正是君恩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

答案:表面感念皇恩,实则暗含讽刺。通过反语手法,揭露朝廷忠奸不分的现实,体现士大夫"温柔敦厚"的表达传统。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诗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情感差异

答案:韩诗直抒胸臆,充满悲愤;林诗外柔内刚,在隐忍中见风骨。二者同属贬谪题材,但林则徐更多近代民族意识,突破个人荣辱。

四、名句赏析

题目:分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句式特点及思想价值

答案:倒装句式强化决绝语气,"以"字收尾形成斩钉截铁的效果。将儒家"杀身成仁"思想提升到近代爱国主义高度,成为民族精神坐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