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欧阳修《卖油翁》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卖油翁》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5-09-04 12:15:01

欧阳修《卖油翁》原文及翻译

《卖油翁》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则寓言小品,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揭示“熟能生巧”的朴素哲理。本文提供原文、译文、注释及深度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其文学价值与思想内涵。

原文

卖油翁 [宋]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无人能比,他也因此自傲。

一次他在自家园圃射箭,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看,斜眼旁观许久。

见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老翁只是微微点头。

陈尧咨问:“你也懂射箭?我的技术不精湛吗?”

老翁答:“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

陈尧咨怒道:“你怎敢轻视我的箭术!”

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道理。”

于是他取出一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住葫芦口,慢慢用勺子舀油滴入,油从钱孔穿过而钱未湿。

老翁接着说:“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笑着让他离开。

注释

自矜(jīn):自我夸耀。

(nì):斜视,表示不以为意。

(hàn):点头,此处指轻微认可。

酌油:倒油,指卖油翁的日常技艺。

钱孔:铜钱中心的方孔,强调操作精准。

创作背景

欧阳修写于北宋中期,当时社会重文轻武,士大夫常以才艺自矜。此文借卖油翁之口,讽刺浮夸风气,倡导务实精神。欧阳修自身经历政治起伏,更推崇“厚积薄发”的治学态度。

作品解析

1. 结构:对话体推进情节,先抑后扬,结尾以“笑”化解冲突,留有余味。

2. 语言:白描手法,无华丽辞藻,用“睨”“微颔”等细节刻画人物心理。

3. 思想:否定天赋论,强调反复练习的重要性,具有普世教育意义。

4. 艺术特色:对比手法突出主题,陈尧咨的傲慢与卖油翁的淡然形成鲜明反差。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卖油翁》的叙事看似平淡,实则暗藏机锋。欧阳修通过两个身份悬殊的人物——武将陈尧咨与市井卖油翁的碰撞,揭示“技艺无贵贱”的深刻道理。老翁“徐以杓酌油”的动作描写,堪称古代工匠精神的缩影,而“惟手熟尔”四字,凝练如禅宗机语,直指本质。这种以小见大的笔法,正是宋代小品文的精髓。

范文二

文中“笑而遣之”的结局耐人寻味。陈尧咨的笑,既有尴尬释然,也可能隐含对平民智慧的钦佩。欧阳修未作道德评判,而是留给读者思考空间。这种开放式的结尾,与唐代寓言“卒章显志”的传统不同,体现了宋代文人理性克制的审美倾向。全文不到二百字,却完成从冲突到和解的完整叙事,堪称微型小说的典范。

关于《卖油翁》的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常识:欧阳修号醉翁,北宋诗文革新领袖,《归田录》是其笔记小说集。

关键字词:自矜(jīn)、睨(nì)、颔(hàn)、忿(fèn)然、酌(zhuó)油。

核心哲理:熟能生巧;批评骄傲自满,倡导谦逊务实。

艺术手法:对比、白描、以小见大。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

(2)但微之:__________

答案:(1)自我夸耀 (2)点头

二、主旨理解

题目:卖油翁“以钱覆其口”倒油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答案:通过精准的倒油技艺,实证“熟能生巧”的道理,用行动反驳陈尧咨对“手熟”的轻视。

三、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深层含义。

答案:强调任何高超技艺都源于反复练习,消解天赋神秘论,体现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四、比较阅读

题目:对比《卖油翁》与《庖丁解牛》的异同。

答案:同:均阐释技艺纯熟的境界;异:庄子追求“道”的超越性,欧阳修更注重实践积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