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白露节气古诗大全10首:带注释及赏析

白露节气古诗大全10首:带注释及赏析

时间:2025-09-08 10:49:29

白露节气古诗大全10首:带注释及赏析

当清晨的露珠悄然凝结于草叶,秋风携凉意拂过大地,白露便以诗意的姿态来临。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象征着季节由暑入凉的转折点。白露不仅是自然时序的印记,更承载着古人细腻的情感与哲思。文人墨客常借白露意象寄托哀怨、抒写离愁、描摹秋景,留下了许多动人心弦的诗篇。下面,我们一同走进十首与白露相关的古典诗词,聆听千年前诗人们的心声。

【01】

蒹葭

先秦 ·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解读:

《蒹葭》出自《诗经》,以“白露”为时令标志,将秋意描绘得清冷而悠远。诗中三章皆以蒹葭与白露起兴,展示秋夜水边露重的实景。“白露为霜”表现秋寒渐深,寓意时间的推移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反复吟咏伊人之不可及,正如人生追寻理想或爱情的道路,迂回而艰难。秦地多水泽,诗人取景于其间,既写自然风貌,也寄托幽深情思。此诗之美在于含蓄与反复,白露既是实景,也是情感的映照,晶莹冷冽间,透出古人执着而无望的追索。

【02】

白露

唐 · 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解读:

此诗作于杜甫寓居夔州时期。首句“白露团甘子”写柑橘缀满晶莹露珠,清晨生机盎然。杜甫经历战乱颠沛,此时暂得安宁,因而诗中虽点明白露之节,却并不沉郁,而是流露出田园之趣。描写骑马穿行、观鱼赏景的闲适情态,映衬出秋日的丰收与宁静。然而尾联“幽径恐多蹊”又暗含警醒,既可理解为秋实累累招致他人觊觎,也象征人生之路易生歧途。白露在此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杜甫诗心的寄托:一方面清新可喜,另一方面又提醒世事难测。

【03】

玉阶怨

唐 ·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解读:

李白此诗以宫中女子为抒情主体,借“白露”表现其孤寂心境。开篇“玉阶生白露”,以冷露点明深秋时序,同时暗示女子伫立阶前之久。罗袜浸湿的细节,将等待与思念化为切身之凉意。后两句写女子归室,放下水晶帘,仍凝望秋月,清冷月色与晶莹帘幕相映,衬托出欲排遣而难解的愁绪。全诗不言“怨”,却以白露、秋月等意象,营造出冷寂幽怨的氛围,展现了李白以清新笔触写深情的艺术特色。白露在此成为女子心境的外化,寒凉中蕴含无尽的孤寂。

【04】

南柯子·忆旧

宋 ·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解读:

仲殊为北宋僧人,本有风流才名,后因际遇而遁入空门,但其词中常流露未尽的尘缘。此词借“白露收残月”写晨景,残月渐隐,白露渐生,衬托出年华消逝与时光无情。下片以荷花为对象“追问”,追忆往日沽酒作乐之人,实则寄托对尘世欢乐的留恋。白露在此不单是季节的符号,更象征青春与往昔的逝去。词人虽为僧,却难舍人世温情,冷露清风之中,荡漾着矛盾的心绪。

【05】

秋夜长

唐 · 王勃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解读:

《秋夜长》写闺中思妇对远戍征夫的思念。开篇“月明白露澄清光”,以白露与月光相映,营造清冷秋夜氛围。中间描写雁翔、兰菊,寄寓秋景与人事的契合。捣衣声声,伴随无尽的忧思。诗末“寒衣徒自香”更显孤苦无依,思妇精心为远人备衣,终成徒劳。白露在此象征秋凉与孤清,更与离愁相合。王勃以写实景物与抒情交融,揭示战争带来的离散之痛,展现初唐诗风中兼具现实关怀与艺术之美的一面。

【06】

重别李评事

唐 · 王昌龄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解读:

此诗为王昌龄赠别友人之作。“莫道秋江离别难”以宽慰开篇,化解送别的沉重。接着“吴姬缓舞留君醉”,以歌舞劝酒,掩饰离情。末句“青枫白露寒”点明时令:白露之夜,秋意萧瑟。青枫与白露共同营造出凄清氛围,也象征友人离去后的冷寂。王昌龄却以“随意”二字化解悲凉,表现盛唐诗人豪放豁达的胸襟。白露在此既是景象,也是离情的载体,赋予诗句深厚的情感意味。

【07】

秋夜

宋 · 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著秋声。

解读:

陈与义此诗作于北宋覆亡后,寓有家国之痛。首句写夜深庭院月色清淡,次句“白露洗空河汉明”尤为传神,以“洗”字表现出白露令夜空格外澄澈明亮。景象虽美,却透出冷清。后两句反语见意,本应怕落叶堆积,诗人却担忧“无处著秋声”,实则寄托忧思无处宣泄的沉痛。白露在此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孤寂与无奈的象征,映照出乱世文人的沉郁心境。

【08】

情诗

魏晋 ·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解读:

曹植借徭役游子的口吻,抒写战乱年代的悲怆。诗中“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点明时令更替,表现游子漂泊已久,思归无望。白露之“晞”暗喻人生短暂与希望消磨。诗人引《诗经》“黍离”“式微”典故,进一步凸显家国破碎、百姓痛苦。白露在此不仅是秋景之物候,更是世事艰辛的象征。曹植以慷慨沉痛之笔,将个体之悲升华为对苍生的怜悯,体现建安文学的风骨。

【09】

吊岳王墓

明 · 高启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解读:

高启凭吊岳飞墓,感怀民族英雄的冤屈。尾联“不见诸陵白露中”,以“白露”收束,渲染出栖霞岭的苍凉荒寂。白露象征时光流逝、忠魂难寻,更衬托南宋朝廷的昏庸。全诗借秋景之冷,映照人心之寒,既是对岳飞的悼念,也是对历史的控诉。白露在这里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悲情,使诗句更显沉郁顿挫。

【10】

晚秋夜

唐 ·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解读:

白居易在此诗中描写了晚秋夜的孤寂。“风吹白露衣裳冷”以白露点出节气特征,传递出切身的凉意。全诗通过残菊、衰桐、塞鸿、迟鸡等意象,层层渲染秋之萧瑟与时光流转的无情。诗人凝神不语,愁绪难排,映照出身世与时代的忧思。白露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孤独与冷清的具象化,使晚秋夜的氛围愈加深沉,展现出乐天少见的忧郁一面。

结语

白露时节,天地澄澈而渐寒,正如这些诗词中所展现的:或写爱情的执着,或写离愁的无尽,或写家国的悲慨,或写岁月的流转。白露不仅凝结在草木枝叶间,更渗透在古人心灵深处,成为中国诗歌文化中一颗晶莹剔透的意象,跨越千年仍在我们心间闪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