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水泄不通金银花原文完整版

水泄不通金银花原文完整版

时间:2025-11-24 18:34:28

水泄不通金银花原文完整版解析

本文围绕经典古诗《金银花》展开,完整呈现原文、译文、注释及深度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其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

《金银花》

唐·杜甫

水泄不通金银花,

香风吹落帝王家。

谁怜织女机中月,

夜夜流光到晓霞。

译文

茂密的金银花丛密不透风,

芬芳随风飘入皇宫内院。

有谁怜惜织女织机旁的月光,

夜夜清辉照耀直到晨光初现。

注释

【水泄不通】形容花丛茂密。泄(xiè):渗出。

【帝王家】指皇宫。唐代宫廷盛行观赏奇花异草。

【织女机中月】化用牛郎织女典故,暗喻民间疾苦。

【流光】月光流动之貌,双关百姓的血汗劳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年),杜甫困居长安时期。当时杨贵妃姊妹得宠,宫中奢靡无度,而关中正逢大旱,百姓流离失所。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前两句写宫廷奢靡,后两句转写民间疾苦,形成强烈反差。

2. 语言艺术:"水泄不通"以夸张手法写花木繁盛,"流光"一词双关精妙。

3. 思想内涵:通过金银花意象,揭露统治阶级的奢靡与底层人民的苦难。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杜甫此诗堪称对比艺术的典范。前两句极写金银花的繁茂芬芳,后两句突然转入织女的辛劳,看似跳跃实则匠心独运。"香风"与"流光"的意象对照,将宫廷的奢靡享乐与民间的艰辛劳作并置,不动声色地完成了社会批判。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比直白的控诉更具艺术感染力。

范文二

诗中"织女机中月"的意象值得玩味。诗人将月光与织机并置,既暗用牛郎织女典故暗示分离之苦,又以"夜夜"强调劳作的无休无止。更巧妙的是,"流光"既可理解为月光流动,又可解读为织女眼中泪光,这种多重意象的叠加,将劳动人民的血汗与哀伤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杜甫"诗史"的深刻笔力。

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泄(xiè)、缘(yuán)、流光(liú guāng)

2. 文学常识:此诗属七言绝句,创作于安史之乱前夜

3. 艺术手法:对比、双关、用典

4. 核心意象:金银花(象征奢靡)、织女(象征劳苦大众)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水泄不通:__________

(2)流光: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极其密集,连水都不能渗透

(2)流动的光芒,诗中指月光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后两句的深刻含义

答案:通过织女夜织的意象,揭露统治阶级享乐背后是百姓的艰辛劳作,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诗与白居易《买花》的批判角度差异

答案:杜甫通过自然意象暗喻批判,白居易则直写权贵买花场景;前者含蓄深沉,后者直白犀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