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原文完整版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以骈文形式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兼具写景、抒情与议论。文章辞藻华美,典故丰富,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
原文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全文较长,此处节选开头部分)
译文
这里是豫章郡的古治所,如今是洪州都督府的新驻地。
星空对应翼宿和轸宿的分野,大地连接衡山与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楚地,接引闽越。
物产华美如天赐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射牛斗二星;
人物杰出因山川灵秀,徐孺子曾让陈蕃为他专设坐榻。
注释
豫章故郡:汉代豫章郡,唐代改称洪州。
翼轸(zhěn):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古代天文分野对应楚地。
徐孺下陈蕃之榻:典出《后汉书》,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专为名士徐孺子设榻,礼贤下士。
龙光射牛斗:典出《晋书》,指丰城宝剑的精光上冲牛斗二星,象征人才璀璨。
创作背景
王勃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途经洪州,适逢都督阎公重修滕王阁,宴请宾客。王勃即席作序,时年二十六岁。其文一气呵成,展现出惊人的才华与早熟的哲思。
作品解析
1. 结构:以地理起笔,转入历史典故,再写宴会盛况与个人感怀,最后以诗作结,层次分明。
2. 语言:骈俪工整,对仗精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绝唱。
3. 思想:表面赞颂宴会,实则暗含“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愤懑,体现初唐文人的进取与失意。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滕王阁序》的写景艺术堪称骈文典范。王勃以“层峦耸翠,上出重霄”写山势,以“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绘楼阁,色彩对比强烈,空间层次分明。尤其“落霞”一联,将动态的飞鸟与静态的秋水融为一体,画面恢宏而空灵,展现了唐代文人以自然为镜的审美追求。
范文二
王勃在序中巧妙运用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借历史人物自况,抒发了对功业难成的悲慨。这种“以古喻今”的手法,既避免了直白的抱怨,又深化了怀才不遇的主题。结尾“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在颓唐中振起,彰显了初唐士子的精神韧性。
关于《滕王阁序》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翼轸(zhěn)、瓯(ōu)越、骖騑(cān fēi)、睢园(suī)、邺水朱华。
文学常识:骈文四六句式、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滕王阁与“江南三大名楼”。
意象意境:“落霞孤鹜”体现动静相生,“关山难越”象征仕途坎坷。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星分翼轸”中“分”的含义。
答案:分野,指星空区域与地理方位的对应关系。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体现的思想。
答案:强调年龄不能消磨壮志,反映了王勃虽遭贬谪仍坚持理想的精神。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妙处。
答案:以听觉写视觉,通过歌声的悠远衬托彭蠡湖的辽阔,画面富有余韵。
四、比较鉴赏
题目:对比《滕王阁序》与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抒情方式。
答案:王勃借景抒个人郁愤,范仲淹则托物言志,表达“先忧后乐”的济世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