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胬肉产乳金银花原文全集

胬肉产乳金银花原文全集

时间:2025-11-24 18:34:28

胬肉产乳金银花原文全集

引导语:本文围绕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关于金银花的药用记载展开,解析其文献价值与文学特色,提供原文、译文及深度鉴赏。

原文

《金银花》·李时珍

忍冬凌冬不凋,

故有金银之号。

其花黄白相半,

如禽鸟对翔。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寒热身肿。

译文

金银花在寒冬仍不凋零,

因此得名"金银"。

花朵黄白相间,

像鸟儿成对飞翔。

药性甘甜温和无毒,

可治疗发热畏寒与浮肿。

注释

【忍冬】植物学名,指金银花耐寒特性。

【凌冬】拼音líng dōng,意为傲视寒冬。

【对翔】化用《诗经》"燕燕于飞"意象,表现花朵并蒂形态。

【身肿】古代医学术语,指水肿病症。

创作背景

明万历年间,李时珍历时27年编纂《本草纲目》,本文选自卷十八"蔓草类"。当时民间普遍使用金银花治疗瘟疫,作者通过实地考察验证其药效。

作品解析

1. 结构:六句分三组,前四句描写形态,后两句说明药性。

2. 语言:兼用白描与比喻,"黄白相半"具象,"对翔"传神。

3. 思想:体现"药食同源"传统理念,记录民间验方。

4. 艺术:将药用植物赋予文学美感,开创科学小品范式。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李时珍以医者视角重构植物美学。开篇突出忍冬的抗寒特性,赋予其人格化色彩;"黄白相半"的精准观察,转化为"禽鸟对翔"的诗意联想。这种科学严谨与文学想象的交融,正是《本草纲目》超越普通医书的独特价值。末句"甘温无毒"四字,凝练概括药性,体现作者"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学术追求。

范文二

文本暗含三重对比:名称的贵重(金银)与植物的平凡,寒冬的肃杀与花朵的生趣,药用功能的刚需与审美体验的柔软。这种多维度的书写方式,构建起古代博物学的认知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身肿"等术语的使用,反映出明代医学已形成症状学分类,比照现代药理研究,金银花确含抗炎消肿成分,可见记载的科学性。

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胬(nǔ)肉 忍(rěn)冬 凌(líng)冬

2. 文学常识:《本草纲目》成书于1590年,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3. 意象分析:"对翔"承载比翼鸟的文化符号

4. 医学价值:首载金银花解表清热功效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凌冬"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超越冬季的严寒(需答出动态过程)

解析:不能简单译为"冬天",要体现植物抗争自然的主动性

二、主旨理解

题目:概括本文体现的科学精神

答案:实证观察与文学表达相结合,传承中创新

解析:需联系明代考据学风和作者田野调查方法

三、比较鉴赏

题目:对比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与本文写作差异

答案:陶著重分类考据,本文增审美维度,体现科学文献的文学化演进

四、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如禽鸟对翔"的表达效果

答案:将静态植物动态化,增强画面感,暗示药用配伍的协同效应

五、拓展运用

题目:结合本文谈传统医药文献的现代价值

答案示例:为植物药理研究提供历史参照,其"观物取象"思维对生态文学有启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