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出处与文学解析
《王顾左右而言他》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展现孟子巧妙的劝谏艺术。读者可从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鉴赏中,理解孟子的辩论逻辑与政治智慧。
原文
《孟子·梁惠王下》节选
作者:孟子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大王的臣子把妻儿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前往楚国游历,回来时发现妻儿挨饿受冻,该怎么办?”
齐宣王回答:“与他绝交。”
孟子又问:“司法官不能管理下属,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撤职。”
孟子追问:“整个国家治理不好,又该怎么办?”
齐宣王转头看向左右,谈起了别的事。
注释
冻馁其妻子:“馁(něi)”指饥饿,此处指朋友未尽照顾之责。
士师:古代掌管刑狱的官员。
已之:“已”意为停止,此处指罢免职务。
王顾左右而言他:“顾”指环视,生动刻画齐宣王回避问题的窘态。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齐宣王虽表面礼贤下士,实则对改革敷衍。此对话发生在孟子劝谏齐宣王施行王道时,通过层层设问,揭露其治国失职。
作品解析
1. 结构:采用递进式提问,由私交、官职到国家,逻辑严密,迫使齐宣王无法自圆其说。
2. 语言:简洁犀利,以生活事例切入,暗含讽刺。“顾左右而言他”成为后世经典成语。
3. 思想:强调统治者须以身作则,暗讽齐宣王推卸责任。
4. 艺术特色:善用类比,以小见大,体现孟子“引君入彀”的辩论艺术。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孟子以“托付妻儿”为喻,将抽象的政治责任具象化。齐宣王对前两问的对答如流,反衬出最后一问的哑口无言,形成强烈反差。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既保全君王颜面,又尖锐指出其失职,堪称劝谏典范。
范文二
“顾左右而言他”六字,活画出一位窘迫的君主形象。孟子不直言君王之过,却通过逻辑归谬让其自我醒悟。这种“不言而言”的智慧,既体现儒家“温柔敦厚”的教化观,也展现了战国士人的语言艺术。
关于《王顾左右而言他》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
1. 馁(něi):饥饿。
2. 士师:司法官。
3. 已之:罢免。
文学常识: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体现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知识要点:
成语“顾左右而言他”的出处及含义。
意象意境:
通过生活场景类比政治,以小见大。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冻馁其妻子:__________
(2)已之:__________
答案:
(1)使……挨饿受冻
(2)罢免
二、主旨理解
题目:孟子三问齐宣王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揭露齐宣王治国无方却推卸责任,劝其施行仁政。
三、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王顾左右而言他”的表达效果。
答案:以动作描写代替直接批评,含蓄讽刺齐宣王的逃避心理,成为经典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