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姜可金银花露原文阅读版

姜可金银花露原文阅读版

时间:2025-11-24 18:34:28

姜可金银花露原文阅读版

引导语:本文围绕清代诗人姜可的《金银花露》展开,通过原文、译文、注释及背景解析,展现其咏物抒怀的艺术特色与隐逸思想。

《金银花露》·姜可

金英银蕊缀疏篱,

露浥幽香蝶未知。

莫道山家风味浅,

一瓯春雪胜琼卮。

译文

金色花冠银色花蕊点缀在疏落的篱笆上,

晨露浸润的幽香连蝴蝶都未曾察觉。

休说山野人家的生活平淡寡味,

一盏用春雪煎煮的花露胜过玉杯美酒。

注释

【金英银蕊】"英"指花瓣,"蕊"指花心,突出金银花双色特征。

【露浥】浥(yì),沾湿。化用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句法。

【春雪】喻指山间清泉,与"琼卮"形成雅俗对比。

【琼卮】玉制酒杯,典出《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创作背景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姜可隐居终南山时作。时值三藩之乱平定后,文人多避世,此诗通过寻常草药金银花,表达安贫乐道的山林志趣。

作品解析

1. 结构:前两句写景状物,后两句抒情明志,符合绝句起承转合规律。

2. 语言:善用颜色词"金""银"与质感词"雪""琼"构成视觉张力。

3. 思想:以药草入诗,体现"草木有本心"的儒家比德传统。

4. 艺术:末句"胜"字转折,将日常饮品升华为精神象征。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人选取山野常见的金银花为审美对象,在"疏篱""春雪"的素朴意象中构建诗意空间。"蝶未知"的拟人笔法暗含遗世独立之姿,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形成精神共鸣。结句的味觉对比尤为精妙,将隐士的清雅趣味物化为可品鉴的审美体验。

范文二

此诗体现清代咏物诗"以俗为雅"的创作倾向。金银花本是清热解毒的草药,诗人却赋予其高洁品格。"露浥幽香"四字兼具通感之美,既写晨露滋润的触觉,又传花香氤氲的嗅觉。末句"胜琼卮"的断言,实则是对庙堂价值的含蓄否定,展现文人隐逸时的精神优越感。

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浥(yì)、卮(zhī)

2. 文学常识:咏物诗发展脉络、清代遗民诗人群体

3. 艺术手法:通感修辞("露浥幽香")、对比手法("春雪/琼卮")

4. 思想内涵:儒家比德观、隐逸文化中的物质超越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浥:__________

(2)卮:__________

答案:

(1)沾湿

(2)古代盛酒器

二、主旨理解

问:"一瓯春雪胜琼卮"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通过对比山泉与美酒,表达对简朴自然的崇尚,以及对富贵生活的超越态度。

三、句子赏析

问:赏析"露浥幽香蝶未知"的艺术表现力。

答:以"蝶未知"反衬花香之幽微,化用"幽香"嗅觉与"露浥"触觉的通感,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意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