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中香txl金银花原文完整版解析
本文围绕古诗《帐中香》展开,完整呈现原文、译文及深度解析,揭示金银花意象背后的情感与艺术价值。
《帐中香》原文
【唐】李商隐
帐中香透玉炉烟,
罗幕风轻水殿连。
唯有金银花上月,
夜深犹照画屏前。
译文
熏香从帐内玉炉中袅袅升起,
轻风拂过罗帷连接着水边殿宇。
只有那金银花丛上的一轮明月,
深夜里依然映照着彩绘屏风。
注释
【帐中香】古代贵族使用的熏香,以沉香、檀香为主料。
【玉炉(yù lú)】玉制香炉,象征奢华生活。
【金银花】忍冬科植物,诗中暗喻高洁品格。
【画屏】彩绘屏风,唐代居室常见陈设。
艺术表现:通过"透""连""照"三个动词构建空间层次,以"犹"字强化时间凝固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开成五年(840年),李商隐任秘书省校书郎期间。唐代贵族盛行熏香文化,诗人借宫廷器物抒写孤高心境,金银花意象与其《无题》诗中"青女素娥"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前两句铺陈富丽场景,后两句转向冷清意境,形成强烈反差。
2. 语言艺术:善用通感手法,"香透"将嗅觉视觉化,"花上月"使光影具象化。
3. 思想内涵:表面写宫廷夜境,实则寄托诗人对纯粹精神的追求。
4. 艺术特色:延续李商隐"隐晦深婉"风格,金银花与明月的组合开创晚唐新意象。
范文一
《帐中香》最精妙处在于意象的悖反组合。金银花本为寻常草木,却与宫廷器物并置;月光本属自然景象,却成为人工画屏的映照主体。这种刻意制造的矛盾,解构了传统宫廷诗的华丽范式。李商隐将自我精神投射于月光下的金银花,在奢靡环境中坚守着诗人的清醒。北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的写法,正源于此种艺术手法。
范文二
诗中"透""连""照"三字构成空间叙事。香雾穿透帐幔的垂直运动,罗幕连接水殿的水平延展,月光斜照画屏的对角光线,共同构建出三维立体空间。这种空间经营能力,远超同时代诗人的平面化描写。清代纪昀评点"义山诗如七宝楼台",本诗正是典型例证。末句"夜深犹照"的持续态,更将物理空间升华为永恒的精神空间。
关于《帐中香》的考试重点整理
【字词读音】玉炉(yù lú)、罗幕(luó mù)、画屏(huà píng)
【文学常识】李商隐字义山,晚唐代表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意象体系】金银花象征隐逸高洁,月光暗示永恒精神
【艺术手法】通感修辞、空间叙事、以乐景写哀情
【名句鉴赏】"唯有金银花上月"体现物我合一的哲学境界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透:__________
(2)犹:__________
答案:
(1)穿透、弥漫
(2)仍然
二、主旨理解
问:"唯有金银花上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通过金银花与明月的孤高组合,表现诗人对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暗含对宫廷生活的疏离感。
三、比较鉴赏
题目:《帐中香》与白居易《后宫词》在表现宫廷生活上有何不同?
答案:白诗直写宫女哀怨,体现现实主义风格;李诗借物抒怀,采用象征主义手法,更重主观情感投射。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夜深犹照画屏前"的艺术效果。
答:以动态月光映照静态画屏,形成时空交错的意境。"犹"字强调精神的永恒性,与前面转瞬即逝的香雾形成对比。
五、拓展运用
题目:结合《帐中香》分析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香"意象。
答案示例:唐诗中的香既是物质享受,也是精神寄托。本诗通过香雾的物理消散,反衬出金银花月光的永恒价值,体现"由实入虚"的创作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