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零丁洋》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展现了作者在国破家亡之际的悲愤与坚贞,表达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原文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历经艰辛因精通经书而步入仕途,战火纷飞已度过四年时光。
山河支离破碎如同风中飘散的柳絮,身世起伏不定就像雨打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内心的惶恐,在零丁洋里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以来谁能不死?我要留下赤诚之心在史册上闪耀光芒。
注释
起一经:指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古代科举考试以经书为主要内容。
四周星:四年。古人以星象纪年,一周星即一年。
风飘絮:形容山河破碎,如风中飘散的柳絮。
雨打萍:比喻身世飘零,如雨中的浮萍。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是赣江十八滩之一。
丹心:赤诚的心。
汗青:史册。古代用竹简记事,需烤干水分,故称汗青。
创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元军俘虏。次年,元军押解他经过零丁洋时,逼迫他写信招降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表明心志,展现了宁死不屈的气节。
作品解析
1. 结构严谨:前六句写国破家亡的悲愤,后两句抒发誓死不屈的壮志。
2. 语言精炼:运用"风飘絮""雨打萍"等意象,生动描绘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飘零。
3. 情感真挚:通过"惶恐""零丁"等词语,真实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4. 意境深远:末两句升华主题,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联系。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过零丁洋》展现了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诗中"山河破碎风飘絮"一句,用柳絮比喻破碎的山河,形象生动。而"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豪言壮语,则体现了作者视死如归的精神。全诗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范文二
文天祥在诗中巧妙运用地名表达情感。"惶恐滩"与"零丁洋"不仅是实际地名,更暗含了作者内心的惶恐与孤独。这种双关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末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千古名句,彰显了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
关于《过零丁洋》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
1. 起一经:指通过科举考试入仕。
2. 四周星:四年。
3. 汗青:史册。
文学常识:
1.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2. 此诗写于作者被俘押解途中。
知识要点:
1. 诗中运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
2. 诗歌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汗青:__________
(2)丹心:__________
答案:
(1)史册
(2)赤诚的心
解析:要联系诗句理解词义,不可望文生义。
二、主旨理解
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和要将赤诚之心载入史册的坚定信念。
解析: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艺术特色。
答:运用比喻手法,将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飘散的柳絮,将起伏的身世比作雨打的浮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飘零。
解析:这两句对仗工整,意象鲜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