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考试必考知识点
陆游的《游山西村》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乡村风光,暗含人生哲理。本文提供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鉴赏,帮助学生掌握核心考点。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别笑农家腊月酿的酒浑浊,丰收之年待客菜肴很丰足。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村落。
吹箫打鼓春社的日子已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风依旧保存。
今后若还能乘着月色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注释
腊酒:腊月酿的酒,浑:浑浊。古时酒精度低,杂质多。
足鸡豚(tún):菜肴丰足。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山峦重叠,水流曲折,形容路径复杂。
春社:古代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村民集会庆祝。
闲乘月:趁着月光明亮时悠闲散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陆游因支持抗金被罢官,闲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诗中“山西村”实为虚构地名,反映诗人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向往,暗含对官场倾轧的厌倦。
作品解析
1. 结构: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抒情议论,层次分明。
2. 语言:白描手法,用“浑”“足”“暗”“明”等字眼强化对比。
3. 思想:表面写田园之乐,实则寄托“绝处逢生”的哲理。
4. 艺术特色:“柳暗花明”成为经典意象,虚实相生,以小见大。
鉴赏范文
范文一
陆游以“山重水复”喻人生困境,“柳暗花明”则暗含转机。诗中“箫鼓追随”与“衣冠简朴”形成动静对比,展现乡村生活的鲜活与古拙。尾联“闲乘月”的想象,将个人超脱之志融入自然,含蓄深沉。
范文二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传诵千古,在于其双重意蕴:既写实景,又暗喻逆境中的希望。全诗以农家乐反衬仕途险恶,陆游借酒、肉、社日等意象,构建了一个与官场对立的理想世界。
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豚(tún)、浑(hún)、拄(zhǔ)。
2. 文学常识:陆游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春社为古代民俗。
3. 名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分析。
4. 意象解读:柳、花象征生机,月象征高洁,酒象征淳朴人情。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足鸡豚:__________
(2)无时:__________
答案:
(1)丰足
(2)随时
解析:“足”需结合上下文理解,“无时”是时间副词。
二、主旨理解
题目:诗中“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答案:既描绘乡村美景,又暗含在困境中保持希望的积极态度。
解析:此句为全诗核心,需从写景与哲理双重视角作答。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游山西村》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田园描写差异。
答案:陆游诗侧重哲理寄托,语言明快;陶诗更重隐逸情趣,风格冲淡。
解析:注意时代背景与诗人性格对作品的影响。
四、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用“柳暗花明又一村”激励现实中的挫折者?
答案示例:说明困境是暂时的,主动探索可能发现新机遇。
解析:需结合诗句的象征意义,避免简单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