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王勃原文
《滕王阁序》是初唐诗人王勃的骈文名篇,以滕王阁盛宴为背景,展现壮丽山河与人生感慨,兼具恢弘气象与深沉哲思。
原文
《滕王阁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译文
南昌是旧时的豫章郡,如今称洪都府。星空对应翼、轸二宿,地域连接衡山、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五湖为束带,掌控荆楚之地,连通吴越之疆。
物产华美如天赐珍宝,剑气直冲牛斗星宿;人物俊杰因地有灵气,徐孺子曾获陈蕃专设坐榻。
雄城如雾聚集,人才似星奔涌。城郭处在华夏与蛮夷交界,宾客囊括东南所有英杰。
注释
翼轸(zhěn):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对应楚地分野。
徐孺句:典出《后汉书》,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专为隐士徐稚设榻,礼遇贤才。
雾列:形容城市繁盛如雾气弥漫。
星驰:喻人才流动如流星飞驰。
创作背景
公元675年秋,王勃赴交趾探父途经洪州,适逢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大宴宾客。这位26岁的天才即席挥毫,在满座惊愕中写下千古绝唱。此时他刚因《斗鸡檄》被逐出沛王府,人生跌入低谷。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采用"空间-人文-宴饮-抒怀"四层递进,骈散结合中暗藏起承转合。
2. 语言艺术:首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等36个成语,对仗工整如"落霞孤鹜"句。
3. 思想内核:在"君子见机"与"老当益壮"的矛盾中,展现初唐文人积极用世的豪情。
鉴赏范文
范文一
王勃将地理书写提升至哲学高度。开篇从星宿分野到山川形胜,构建出宏大的空间坐标系。这种天地人三位一体的视角,既承袭汉赋铺陈传统,又注入"宇宙意识"。当"天高地迥"与"兴尽悲来"形成张力时,个体生命在浩瀚时空中的定位问题便呼之欲出。
范文二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堪称全文精神坐标。王勃借冯唐、李广等历史人物的命运沉浮,完成对自身遭遇的诗意超越。骈文惯用的典故在此获得新生命,不再是辞藻堆砌,而是成为青年才俊在逆境中的精神铠甲。这种用典方式直接影响盛唐边塞诗的气骨。
考试重点整理
1. 文学常识:骈文四六句式、初唐四杰地位、滕王阁在江西南昌
2. 高频考点:通假字"采-彩"、典故"贪泉""涸辙"、成语"萍水相逢"
3. 意象体系:雁阵(乡愁)、睢园(文采)、彭泽(隐逸)的象征系统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俊采星驰"的"采"
答案:通"彩",指才华光辉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情感内涵
答案:既抒写行路艰难的实况,又隐喻仕途挫折的孤独感,体现唐代文人普遍的生命焦虑。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滕王阁序》与《兰亭集序》的生死观差异
答案:王羲之"死生亦大矣"侧重存在之痛,王勃"君子安贫"更强调困境中的精神坚守,反映初唐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