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与妻书林觉民原文

与妻书林觉民原文

时间:2025-11-24 18:34:19

与妻书林觉民原文

引导语:林觉民的《与妻书》是辛亥革命前夕的一封绝笔信,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抒发了对妻子的眷恋与家国大义的抉择,展现了革命者的铁血柔情。

原文

《与妻书》

林觉民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

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又恐汝不察吾衷,

谓吾忍舍汝而死,

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译文

亲爱的意映:

我如今写下这封信与你永别了!

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世间一个活人;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化作阴间的鬼魂。

我写这封信时,泪水与墨汁一同落下,

几次停笔写不下去,

又怕你不明白我的心意,

以为我忍心抛下你去死,

以为我不知道你不愿我赴死,

所以强忍悲痛向你说明。

注释

意映:林觉民妻子陈意映。

如晤:旧时书信开头敬辞,意为"如同见面"。

竟书:写完信。

衷:内心真实想法。

艺术表现:开篇即以生死对照制造强烈张力,"泪珠和笔墨齐下"的细节描写极具感染力。

创作背景

1911年4月,林觉民参加广州起义前夜于香港写下此信。时年24岁,其妻陈意映怀有身孕。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英勇就义,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采用传统书信体,以时间维度构建生死对话的特殊空间。

2. 语言艺术:白话与文言交融,既有"卿卿"等亲昵称谓,又见"竟书"等典雅用词。

3. 情感表达:在个人情爱与革命理想间反复挣扎,展现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4. 历史价值:真实记录辛亥革命志士的心路历程,具有重要文献意义。

鉴赏范文

范文一

《与妻书》最动人处在于其情感的真实性。林觉民并非简单地宣扬革命大义,而是诚实地展现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泪珠和笔墨齐下"的细节,让读者看到革命者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种真实感使得家国情怀的抒发更具感染力,也更能引发后世读者的共鸣。

范文二

作为特殊时空下的生命绝唱,这封信创造性地构建了"生死对话"的叙事框架。作者以"写时为人,读时为鬼"的时空错位,强化了悲剧色彩。这种超时空的对话方式,既是对妻子的深情告白,也是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追问,展现了近代知识分子面对死亡时的哲学思考。

关于《与妻书》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如晤(rú wù)、竟书(jìng shū)、衷(zhōng)

文学常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辛亥革命背景

艺术特色:细节描写、时空交错手法

思想内涵:个人幸福与民族大义的抉择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如晤:__________

(2)竟书:__________

答案:

(1)如同见面(旧时书信敬辞)

(2)写完信

二、主旨理解

问:"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通过生死时空的对比,既表达了对生命的眷恋,又展现了为理想献身的决绝,充满悲壮色彩。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泪珠和笔墨齐下"的艺术效果。

答:以具象的细节描写展现内心悲痛,泪水与墨汁的意象叠加,强化了情感的直观性,使抽象的痛苦变得可感可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