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山行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行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时间:2025-11-24 18:34:28

山行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本文以杜牧《山行》为例,解析唐代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与哲理内涵,涵盖原文、翻译、创作背景及鉴赏要点。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蜿蜒石径登上秋意渐浓的山峰,

云雾缭绕处隐约可见几户人家。

驻足停留只因沉醉于暮色中的枫林,

经霜的枫叶比初春红花更为艳烈。

注释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字点明时令特征

【石径斜(xiá)】"斜"古读xiá,形容山路的曲折蜿蜒

【坐】因为,表原因的文言虚词

【霜叶】经霜的枫叶,暗含生命淬炼的象征意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牧任池州刺史期间(844-846年),诗人时年四十余岁,经历牛李党争后外放地方,诗中"白云人家"的隐逸意象与"霜叶"的绚烂形成精神对照。

作品解析

1. 结构布局:前两句写远景,后两句聚焦近观,形成由远及近的视觉流动

2. 色彩运用:"白云"与"霜叶"构成素净与浓烈的对比,强化视觉冲击

3. 哲理表达:末句突破"悲秋"传统,展现逆境中的生命张力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杜牧以画家视角经营诗境,"远上"与"停车"形成动态观照。石径的曲折暗示人生境遇,而突然闯入视线的红枫,恰似命运馈赠的惊喜。诗人将物理空间转化为心理空间,使山水承载了超越时空的生命感悟。

范文二

"红于二月花"五字颠覆传统审美范式。经霜愈艳的枫叶,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精准捕捉,更是诗人宦海沉浮后的精神投射。这种将个人体验对象化为自然意象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晚唐诗歌"理趣"转向的典型特征。

关于《山行》的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常识】七言绝句体例,晚唐山水诗代表

【关键字词】斜(xiá)、坐(因为)、生处(一作"深处")

【意象体系】寒山(时令)、白云(高洁)、霜叶(坚韧)

【意境特征】清丽中见雄浑,萧瑟处显生机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坐:__________

(2)生处: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

(2)形成的地方(或"深处")

二、主旨理解

题目:末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通过对比强调历经磨难后的生命更显绚烂,体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山行》与王维《山居秋暝》的意境差异

答案:王诗追求物我两忘的禅境,杜诗则在景物观照中注入强烈的主观情感,二者分别代表盛唐与晚唐的山水诗审美取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