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临江仙原文鉴赏

临江仙原文鉴赏

时间:2025-11-24 18:34:28

临江仙原文鉴赏

本文解析明代文学家杨慎的经典词作《临江仙》,通过原文、译文、注释及创作背景的梳理,揭示其豪迈旷达的人生观与历史哲思。读者将深入理解词中“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深刻意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奔腾的长江向东流去,浪花冲刷走历代英雄。

对错得失终归一场空。

唯有青山亘古不变,见证无数次日落红霞。

白发渔夫樵夫在江边,早已看惯四季更迭。

相逢时共饮一壶浊酒。

古往今来多少兴亡事,都化作谈笑的话题。

注释

淘尽:冲刷淘汰,喻历史选择。

渔樵:渔夫与樵夫,象征隐逸生活。

江渚:(zhǔ)江中小洲。

惯看:暗示超然物外的态度。

艺术表现:“浪花淘尽”以动态意象浓缩历史变迁,“青山依旧”用静物反衬人事无常。

创作背景

杨慎因“大礼议”事件被贬云南三十余年。此词作于流放期间,借长江意象抒发对政治斗争的反思,体现从愤懑到豁达的心境转变。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上阕写历史宏阔,下阕转个人闲适,形成时空张力。

2. 语言艺术:“淘尽”“转头空”等动词强化沧桑感,“笑谈”收束举重若轻。

3. 思想内涵:突破传统咏史词的悲凉基调,展现明代士人特有的历史通透感。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词作以长江为时空坐标,构建双重叙事维度。“滚滚”开篇即奠定磅礴气势,浪花与英雄的并置暗喻历史残酷性。下阕“渔樵”形象的选择极具深意,这些民间智者见证兴亡却不参与纷争,与上阕“英雄”形成强烈反差。结句“笑谈”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历经磨难后的精神超越。

范文二

杨慎将个体遭遇升华为普遍哲思。“青山依旧在”既是写实也是象征,暗示自然法则对人间戏剧的冷眼旁观。词中“浊酒”意象值得玩味,不同于传统文人的清雅之饮,这种粗粝的酒浆恰恰契合豁达心境。全词在豪放中见深沉,比苏轼“大江东去”更多几分勘破世情的淡然。

关于《临江仙》的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常识:杨慎为明代三才子之首,此词被用作《三国演义》开篇词。

意象体系:长江(历史长河)、夕阳(时间流逝)、渔樵(隐逸智慧)。

艺术手法:动静结合(浪花与青山)、虚实相生(具体景物与抽象哲理)。

核心思想:历史虚无主义表象下,暗含对永恒价值的追寻。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淘尽”在词中的含义。

答案:比喻历史对人物的筛选淘汰,体现时间无情。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体现的人生态度。

答案:表现超然物外的历史观,将沉重往事转化为轻松谈资,显示精神境界的升华。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

答案:同:皆以江水起兴咏史;异:苏词侧重英雄追慕,杨词更重历史解构,体现明代思想解放特征。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艺术效果。

答案:以自然永恒反衬人事短暂,“几度”强化历史循环感,色彩对比(青与红)增强画面感染力。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是非成败转头空”的现代意义?

答案示例:提醒人们超越一时得失,用更宏观的视角看待人生困境,具有心理调节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