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背影原文朱自清作品

背影原文朱自清作品

时间:2025-11-24 18:34:28

背影原文朱自清作品

引导语:朱自清的《背影》以朴素细腻的笔触描绘父子离别场景,通过父亲翻越月台的背影展现深沉父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原文

《背影》

作者: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译文

我和父亲已经两年多没见面了,

最让我难忘的是他翻越月台时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去世,父亲又被革职,

真是接连遭遇不幸的日子……

注释

"差使交卸":指官职被免去,读作chāi shǐ jiāo xiè。

"祸不单行":出自《汉书》,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文中"蹒跚"一词生动刻画父亲年迈体衰的状态。

创作背景

1925年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回忆1917年父亲送他北上求学的情景。当时朱家陷入经济困境,父亲虽处境艰难仍坚持送行。

作品解析

1. 结构:采用倒叙手法,以"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

2. 语言:白描手法,无华丽辞藻却感人至深。

3. 思想:展现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的父子深情。

4. 艺术特色:细节描写极具画面感,情感表达含蓄克制。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背影》最动人处在于其"无言之爱"的表达方式。文中父亲买橘子时"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蕴含深厚情感。朱自清特意选择"背影"这一视角,既避免了直接的情感宣泄,又通过客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更强烈的亲情。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现手法,正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含蓄"特质的典范。

范文二

作品通过三个细节展现父爱:再三嘱咐茶房、亲自讲定价钱、艰难翻越月台买橘子。这些日常小事构成中国式父爱的典型表达——不善于言语表露,却用行动默默付出。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的描写,恰与父亲的沉默形成对照,这种情感反差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作者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最动人的亲情。

关于《背影》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蹒跚(pán shān)、差使(chāi shǐ)、交卸(jiāo xiè)

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研究会"成员

知识要点:白描手法、细节描写、情感表达方式

意象意境:背影象征无言父爱,月台场景体现人生离别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蹒跚:__________

(2)交卸:__________

答案:

(1)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2)解除官职

二、主旨理解

题目:文中三次写到"背影",有什么作用?

答:形成情感线索,层层递进展现父爱;最后一次回忆中的背影深化思念之情。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的描写作用。

答:通过服饰细节刻画父亲的朴实形象,"黑布"暗示家境困顿,为后文买橘子的情节作铺垫。

四、拓展运用

题目:结合《背影》,谈谈你对"大爱无言"的理解。

答案示例:真正的亲情往往不需要言语表达,就像文中父亲用买橘子这样的小事传递关爱。生活中父母的付出常常默默无闻,需要我们用心体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