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冠病毒撞了个满怀》诗文全解
引导语:本文以当代抗疫生活为背景,通过古典诗词形式记录特殊时期的生命体验,展现困境中的幽默与哲思。
原文
《我与新冠病毒撞了个满怀》
作者:佚名
忽如一夜瘟神至,
万户萧疏试剂忙。
本欲新春同把盏,
谁知肺腑暗遭殃。
核酸队里排长阵,
方舱灯前照短墙。
莫道此身多劫难,
人间何处不沧桑。
译文
疫情突然如暴风般降临
千家万户冷清中忙着检测
原想春节把酒言欢
不料病毒已侵入身体
核酸检测的队伍蜿蜒如龙
方舱医院的灯光映照白墙
别说人生总是充满苦难
这世间哪能事事顺遂
注释
"瘟神":借指新冠病毒,典出《搜神记》中传播疫病的神祇
"萧疏"(xiāo shū):冷清寂寥貌,反衬往昔春节热闹
"把盏":持酒杯,暗含节日团聚意象
"方舱":抗疫临时医院,现代词汇入诗的特殊处理
"沧桑":化用"沧海桑田"典故,喻世事无常
创作背景
2022年冬春之交,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国内多城爆发。作者作为密接者被集中隔离,在方舱医院完成此诗。诗中"短墙"实指方舱隔断,"排长阵"记录当日检测需排队五小时的经历。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首联突发场景,颔联个人遭遇,颈联群体写照,尾联哲理升华
2. 语言创新:"方舱"等现代词汇与古典格律的有机融合
3. 情感脉络:从震惊→无奈→观察→超脱的递进式表达
4. 艺术手法:以"瘟神"拟人化病毒,用"把盏"与"遭殃"形成情感反差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是实现了古典形式与现代生活的完美嫁接。作者将核酸检测、方舱医院等当代抗疫元素,通过七律严整的平仄对仗呈现出来。"核酸队里排长阵"中"长阵"既写实又暗含《长恨歌》"九重城阙烟尘生"的史诗感,使日常排队获得文学升华。尾联的哲理思考跳脱个人境遇,在苦难书写中透出中国文人特有的达观精神。
范文二
诗中"撞了个满怀"的戏谑标题与严肃内容形成有趣张力。颔联"把盏"与"遭殃"的工对,用欢聚意象反衬病痛现实,比直接抒情更具冲击力。颈联"灯前照短墙"的白描手法,令人想起杜甫"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孤寂感,但这里的灯光属于集体空间,体现疫情中个体与群体的新型关系。全诗在私人叙事中完成对公共事件的文学见证。
考试重点整理
1. 文学常识:七律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沧桑"典出葛洪《神仙传》
2. 关键字词:萧疏(xiāo shū)、把盏(bǎ zhǎn)、方舱(fāng cāng)
3. 艺术特色:现代语汇入诗、场景蒙太奇切换、反讽修辞运用
4. 思想内涵:灾难文学的人文关怀、个体与时代的对话关系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萧疏:__________
(2)把盏:__________
答案:
(1)冷清寂寥的样子
(2)手持酒杯(指聚会饮酒)
二、主旨理解
题目:"莫道此身多劫难,人间何处不沧桑"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体现超越个体苦难的豁达胸怀,认识到世事无常是普遍规律,具有哲理升华意味。
三、表现手法
题目:分析"忽如一夜瘟神至"的艺术表现力
答案:借用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句式形成反差,拟人化修辞使病毒获得神话色彩,突出疫情的突发性与破坏力。
四、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诗与文天祥《过零丁洋》在困境书写上的异同
答案:同:都展现外在压力下的精神高度;异:文诗侧重民族气节,本诗着眼普遍人性,且融入了黑色幽默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