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待我长发及腰原文诗歌

待我长发及腰原文诗歌

时间:2025-11-25 08:22:02

待我长发及腰原文诗歌

引导语:这首网络流传的古风诗歌以女子口吻诉说深情等待,融合古典意象与现代情感,展现了跨越时空的相思主题。

原文

待我长发及腰

佚名

待我长发及腰,将军归来可好?

此身君子意逍遥,怎料山河萧萧。

天光乍破遇,暮雪白头老。

寒剑默听奔雷,长枪独守空壕。

醉卧沙场君莫笑,一夜吹彻画角。

江南晚来客,红绳结发梢。

译文

等到我的头发长到腰间时,出征的将军能否归来?

你本是向往自由的人,谁曾想要面对战乱萧瑟。

我们曾在黎明相遇,如今只能在雪暮中祈愿白头。

冰冷的剑沉默听着雷声,你持长枪独自守卫战壕。

若你醉倒战场请别见笑,整夜都是催战的号角声。

我这江南迟来的归人,正用红绳系起发梢等你。

注释

待我长发及腰:古代女子成年标志,暗示等待时长

萧萧(xiāo xiāo):拟声词,形容战乱萧条景象

画角(huà jiǎo):古代军中乐器,此处指战事信号

红绳结发:婚俗仪式,象征对婚姻的坚守

艺术手法:通过"长发-红绳""寒剑-长枪"等意象对照,构建战争与爱情的时空张力

创作背景

2013年兴起于网络的诗作,原作者不可考。其创作受到《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影响,将古典闺怨主题与现代军旅情怀结合,折射当代人对传统情感的浪漫想象。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上阕写女子等待,下阕转写战场,最后双线收束于"红绳结发"

2. 语言艺术:"乍破遇/白头老"六字浓缩相遇与衰老,体现时间跳跃感

3. 思想内涵:通过个人等待折射家国情怀,超越普通闺怨诗的格局

4. 创新之处:将"长发及腰"现代俗语完美融入古典诗词格律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中"寒剑默听奔雷"的物我交融堪称绝妙。剑本无情之物,却因持剑者的沉默而被赋予听觉功能,这种通感手法将战士的孤独具象化。与下句"长枪独守"形成兵器人格化序列,既保持意象的刚性,又渗透着柔软的人性温度,恰与女子红绳的柔美意象形成阴阳对照。

范文二

"醉卧沙场君莫笑"化用王翰《凉州词》却别有新意。原诗是豪迈的牺牲宣言,此处却成为女子对爱人的温柔叮咛。这种古今意境的翻转,既延续了边塞诗的悲壮传统,又注入了现代女性视角的体贴。末尾"江南晚来客"的自称,更凸显等待者主动的姿态,打破了传统闺怨诗的被动叙事。

关于《待我长发及腰》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萧萧(xiāo)、画角(jiǎo)、结发(jié fà)

文学常识:化用《诗经·伯兮》与王翰《凉州词》的典故

艺术手法:时空跳跃、意象对照、通感修辞

核心意象:长发(时间)、红绳(承诺)、寒剑(牺牲)

情感主旨:个人情感与家国大义的辩证统一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乍破:__________

(2)彻:__________

答案:

(1)突然冲破

(2)贯穿整夜

解析:注意古诗中"乍"多表突发,"彻"强调时间持续性。

二、主旨理解

题目:"红绳结发梢"体现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答案:既包含婚姻承诺的传统意义,又暗喻战争中普通人情感的坚韧,是柔美与刚毅的结合体。

解析:需结合全诗意象与爱情主题的双线结构作答。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诗与《诗经·君子于役》的情感表达差异

答案:《君子于役》是纯粹的闺怨愁思,本诗则通过意象的豪迈冲淡哀怨,体现现代女性更积极的情感态度。

解析:注意时代背景对文学表达的深层影响。

四、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天光乍破遇,暮雪白头老"的艺术表现力

答案:用"天光-暮雪"构成时间蒙太奇,将初遇与暮年并置,在十个字中完成人生跨度叙事,体现古典诗词的时空压缩艺术。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诗中"等待"主题的现代意义?

答案示例:诗中的等待既是个人情感的坚守,也象征对和平的期盼,提醒当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珍视持久的情感价值。

解析:需跳出字面意义,结合战争与和平的宏观视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