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相思》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白居易的《长相思》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深沉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离别的痛苦与无尽的相思。本文将从原文、译文、注释、创作背景、作品解析、鉴赏范文及考试重点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经典诗作。
原文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译文
汴水在流淌,泗水在流淌,一直流到瓜洲古老的渡口。
吴地的山峦上,点点都是愁绪。
思念绵长,怨恨绵长,怨恨到归来的那一刻才会停止。
明月之下,有人独自倚靠在楼头。
注释
汴水:古代河流名,流经河南一带。
泗水:古代河流名,流经山东一带。
瓜洲古渡头:位于今江苏扬州,古代重要的渡口。
吴山点点愁:吴地的山峦上,点点都是愁绪,以山喻愁,形象生动。
思悠悠,恨悠悠:思念与怨恨绵长不绝,情感深沉。
月明人倚楼:明月之下,有人独自倚楼,画面凄美,情感孤寂。
创作背景
白居易创作《长相思》时,正值唐朝中后期,社会动荡,诗人多次被贬,生活漂泊。这首诗可能写于他被贬江州期间,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诗中融入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作品解析
1. 结构分析:全诗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情景交融,层次分明。
2. 语言特色: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如“汴水流”“吴山点点愁”等,画面感极强。
3. 思想情感: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4. 艺术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吴山点点愁”,将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鉴赏范文
范文一
白居易的《长相思》以流水与山峦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凄美的思念图景。诗中的“汴水流”“泗水流”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淌。而“吴山点点愁”则将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山峦,形象生动,情感深沉。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魅力。
范文二
《长相思》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无尽思念。诗中的“思悠悠,恨悠悠”直抒胸臆,情感真挚动人。末句“月明人倚楼”以景结情,画面凄美,余韵悠长。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离别的痛苦与相思的绵长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关于《长相思》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与读音:汴(biàn)水、泗(sì)水、瓜洲(guā zhōu)、悠悠(yōu yōu)。
文学常识: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知识要点: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意象意境:流水、山峦、明月等意象,营造出凄美、孤寂的意境。
知识全解: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强。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汴水流:__________
(2)吴山点点愁:__________
答案:
(1)汴水在流淌
(2)吴地的山峦上,点点都是愁绪
解析:联系诗句理解词义,不可望文生义。
二、主旨理解
题目:《长相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情感深沉真挚。
解析:诗中“思悠悠,恨悠悠”直抒胸臆,情感动人。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月明人倚楼”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案:以景结情,画面凄美,余韵悠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末句通过景物描写,深化了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