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后赤壁赋散文《后赤壁赋》原文赏析

后赤壁赋散文《后赤壁赋》原文赏析

时间:2025-09-21 14:57:02

后赤壁赋散文《后赤壁赋》原文赏析

《后赤壁赋》是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创作的经典散文,展现了作者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超然心境与哲理思考。本文通过原文、译文、注释及深度解析,帮助读者理解苏轼笔下的赤壁夜游与人生感悟。

后赤壁赋

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

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译文

这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两位客人随我走过黄泥坂。霜露已降,树叶全落,

人影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环顾四周而觉快乐,

边走边唱互相应答。不久叹息道:"有客无酒,有酒无肴,

月白风清,如何度过这美好夜晚?"客人说:"今天傍晚,

撒网捕到鱼,大嘴细鳞,样子像松江鲈鱼。但哪里能弄到酒呢?"

注释

【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居所,因大雪中建成而得名。

【黄泥之坂(bǎn)】黄州城东一处斜坡,坂指斜坡。

【松江之鲈】吴淞江鲈鱼,以美味著称,典出《晋书·张翰传》。

【顾安所得酒乎】"顾"表转折,相当于"但";"安所"即何处。

此段通过"霜露""木叶""明月"等意象营造清冷秋夜氛围,"行歌相答"展现主客洒脱之态。

创作背景

元丰五年(1082)十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已近三年。政治失意中,他常与友人夜游赤壁,前作《前赤壁赋》三个月后,再游时写下此赋。黄州时期是苏轼思想转折期,由儒家济世转向佛道超脱,两篇赤壁赋正是这种心态的文学呈现。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采用传统赋体主客问答形式,以夜游始,以梦境终,虚实相生。

2. 语言艺术:白描与夸张并用,"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凝练如画。

3. 思想内涵:通过"孤鹤""道士"意象,表达"物与我皆无尽"的齐物思想。

4. 情感脉络:从游赏之乐到人生之叹,最终归于超然,体现苏轼特有的旷达。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后赤壁赋》最动人处在于将物理时空转化为心理时空。开篇纪实性描写中,"霜露既降"暗示岁暮,"人影在地"标记时辰,而"顾而乐之"突然跳脱时间束缚。当主客"摄衣而上"时,实际已从现实夜游进入精神漫游。"履巉岩,披蒙茸"的险境,恰是苏轼面对政治困境的隐喻;"划然长啸"的宣泄,终在"孤鹤横江"的意象中得到超越。这种由实入虚的笔法,使自然山水成为心灵图景的载体。

范文二

苏轼在《后赤壁赋》中创造了双重解构的艺术结构。表面看,全文记录一次未完成的游历:备鱼却无酒,登高而恐惧,遇鹤却惊醒。深层看,每个"未完成"都指向更高完成:无酒反得真趣,恐惧引发哲思,梦境比现实更真实。这种"缺陷美"的营造,打破了传统山水游记的圆满叙事。尤其结尾"开户视之,不见其处",以缺失感收束全篇,恰暗示精神境界的不可言说——这正是宋代文人"平淡而山高水深"美学观的典范。

关于《后赤壁赋》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坂(bǎn)、巉(chán)岩、蒙茸(róng)、划(huā)然、缟(gǎo)衣

2. 文学常识:苏轼"黄州三咏"指前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赋体发展经历了汉大赋、抒情小赋、文赋三个阶段,本文属文赋。

3. 意象体系:孤鹤(超脱象征)、巉岩(人生困境)、梦境(精神自由)

4. 哲理核心:"物各有主"与"物我无尽"的辩证关系

5. 艺术特色:主客问答的承续与变异,散文化笔法对赋体的改造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顾而乐之:__________

(2)划然长啸:__________

答案:

(1)环视四周而感到快乐

(2)突然发出清越的声音

解析:"顾"在古文中常作"回头看"或"环视"解;"划然"拟声词,此处形容啸声突兀。

二、主旨理解

问:"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

答:既写实景变化——时隔三月赤面貌已不同,又暗喻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

解析:此句为《后赤壁赋》文眼,需结合苏轼贬谪背景理解其双关意味。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情感基调差异。

答案:《前赤壁赋》以"哀吾生之须臾"的悲慨始,以"共适清风明月"的旷达终;《后赤壁赋》则从"行歌相答"的欢愉转入"悄然而悲",最终在神秘梦境中完成超脱。前者偏重理性思辨,后者更具感性色彩。

四、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现代意义?

答案示例:这种开放性结尾启示我们:精神追寻未必需要明确答案,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获得的心灵体验。当代人面对困惑时,亦可保持这种"不求甚解"的从容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