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时间:2025-09-16 13:38:0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名句解析

本文解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的核心名句,通过逐层剖析其语言艺术与思想内涵,展现盛唐时期文人精神追求与艺术理想的深刻关联。

原文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唐·杜甫

丹青不知老将至,

富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沉浸绘画竟不知衰老将至,

世俗富贵对我好比天上浮云。

注释

【丹青】绘画颜料代指艺术创作

【老将至】化用《论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浮云】典出《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喻虚幻之物

艺术表现:前句以时间感知的错位表现艺术痴迷,后句用比喻强化精神超脱

创作背景

公元764年杜甫在成都为画家曹霸作此诗。时安史之乱初平,诗人目睹诸多权贵失势,而曹霸虽落魄仍坚守画艺,遂借赠诗阐发艺术永恒、名利虚妄的哲理。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上下句形成因果链,由艺术专注导出价值判断

2. 语言特色:活用儒家经典语汇而赋予新意,"不知""如"字平实中见力度

3. 思想内核:将艺术创作提升到生命价值的高度,体现盛唐文人精神独立意识

4. 艺术张力:物质与精神、短暂与永恒的二元对立通过日常意象呈现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这两句诗堪称中国古代艺术家的精神宣言。杜甫以"不知老将至"的生理错觉,具象化呈现艺术创作中的心流状态,这种全神贯注已超越时间维度。后句将富贵比作飘忽不定的浮云,既承袭孔子安贫乐道思想,又注入唐代特有的艺术至上精神。诗人通过画家曹霸的个案,实际上构建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范式——在动荡时局中以艺术创造抵御生命虚无。

范文二

诗句展现杜甫晚期诗风的典型特征:凝练如金而意蕴丰厚。"丹青"与"老"的对抗中,可见艺术家以有限生命追求无限艺术价值的悲壮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比喻的创造性转化,孔子所言"浮云"侧重道德判断,杜甫则侧重生命体验,将物质追求虚化、艺术追求实体化。这种价值重估反映了中唐时期文人面对社会剧变时的精神自救,为后世文人画"逸品"观念埋下伏笔。

关于《丹青引》的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注音:丹青(dān qīng) 浮云(fú yún)

2. 文学常识:七言古诗体,创作于杜甫西南漂泊时期

3. 典故溯源:两句均化用《论语》但反用其意

4. 意象体系:"浮云"成为古典诗歌超脱意象的典范

5. 思想关联:与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形成盛唐精神双璧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丹青:__________

(2)如浮云:__________

答案:

(1)绘画艺术

(2)像飘浮的云一样虚幻

二、主旨理解

题目: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表达了超越世俗名利、献身艺术的精神追求,展现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文化坚守。

三、表现手法

题目:分析"不知老将至"的艺术表现力

答案:通过时间感知的错位,生动表现艺术创作中的忘我境界,比直接描写更富感染力。

四、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杜甫此句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异同

答案:同:都体现精神独立;异:陶侧重政治操守,杜侧重艺术价值,且杜诗更具哲学思辨色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