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北冥有鱼原文及翻译+考试必考知识点

北冥有鱼原文及翻译+考试必考知识点

时间:2025-10-23 11:19:01

北冥有鱼原文及翻译+考试必考知识点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逍遥游》,以奇诡的想象阐述道家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本文将呈现原文、白话翻译、创作背景及考试核心考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经典文本。

原文

北冥有鱼(节选)

【战国】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

北方深海有一条鱼,名字叫鲲。

鲲的体型巨大,不知有几千里长。

它化作一只鸟,名字叫鹏。

鹏的脊背宽广,不知有几千里;

振翅高飞时,翅膀如同天边的云幕。

注释

北冥(míng):北海。“冥”通“溟”,指幽深黑暗的水域。

鲲(kūn):传说中的巨鱼,庄子虚构的生物,象征宇宙的浩瀚。

:由鲲幻化的大鸟,体现道家“物我合一”的境界。

怒而飞:“怒”指奋力振作,此处形容鹏鸟蓄力腾飞的姿态。

垂天之云:比喻鹏翼遮蔽天空的恢弘景象,凸显超越现实的想象力。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庄子以寓言批判现实桎梏。《逍遥游》成文于其晚年,借鲲鹏之变表达对绝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暗讽世俗对“小大之辩”的狭隘认知。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以“鲲化鹏”的意象突变开篇,形成由静到动的戏剧张力。

2. 语言艺术:夸张的数字(“几千里”)与比喻(“垂天之云”)强化视觉冲击。

3. 思想内核:否定形体局限,主张精神“无待”的逍遥境界。

鉴赏范文

范文一:鲲鹏意象的哲学隐喻

庄子笔下的鲲鹏并非生物学实体,而是哲学符号。鲲蛰伏深海,象征生命潜藏的能量;鹏翱翔九天,代表突破束缚后的自由状态。这种转化揭示了道家“齐物”思想——万物本质相通,差异仅在于认知视角。文中“不知其几千里”的重复使用,刻意模糊具体尺度,引导读者超越经验局限,思考存在的无限可能。

范文二:夸张修辞的审美张力

“翼若垂天之云”以具象比喻表现抽象概念,将鹏鸟的飞行姿态与天象并置,形成震撼的视觉画面。这种夸张并非写实,而是通过打破常识的逻辑,构建超验的审美体验。庄子借此消解现实与幻想的边界,使读者在惊愕中接受其哲学预设——真正的自由需挣脱物理规则的桎梏。

关于《北冥有鱼》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

• 冥(míng):幽深水域

• 怒(nù):此处指奋发

2. 文学常识

• 出自《庄子·内篇》,道家经典

•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

3. 核心考点

• 鲲鹏意象的象征意义

• 道家“逍遥”思想的内涵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怒而飞:__________

(2)垂天之云:__________

答案:

(1)奋力振作

(2)悬挂在天空的云

二、主旨理解

题目:鲲化鹏的传说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通过形体转换的奇幻叙事,阐明精神应超越物质限制,达到无拘无束的境界。

三、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其翼若垂天之云”的艺术效果。

答案:以云幕比喻鹏翼,将抽象的体积感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形象,突出鹏鸟遮天蔽日的恢弘气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