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言文> 《曹刿论战》左丘明兵法论述原文及细致翻译

《曹刿论战》左丘明兵法论述原文及细致翻译

时间:2025-10-18 09:38:02

《曹刿论战》左丘明兵法论述原文及细致翻译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一篇经典的军事论述,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展现了古代战争中谋略与民心的重要性。本文将提供原文、译文、注释及深入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其军事思想与文学价值。

原文

《曹刿论战》

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

他的同乡说:“这是当权者的事,你又何必参与?”

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

曹刿问:“您凭什么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不会跟从您。”

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不敢虚报,一定诚实守信。”

曹刿回答:“小信用不能使神灵信服,神不会保佑您。”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按实情处理。”

曹刿回答:“这是忠于职守的表现,可以凭此一战。作战时请让我跟随。”

注释

“肉食者”:指当权者,古代高官才有肉吃。

“间”:参与。

“鄙”:目光短浅。

“牺牲”:祭祀用的牲畜。

“孚”:使人信服。

“狱”:案件。

“情”:实情。

“忠”:尽心尽力。

创作背景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历史,左丘明是鲁国史官。当时齐国强大,常攻打鲁国。曹刿作为平民,看到当权者无能,主动献策,体现平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作品解析

1. 结构:采用对话体,层层递进,展现曹刿的政治智慧。

2. 语言:简洁有力,善用对比,如“肉食者鄙”与“远谋”的对照。

3. 思想:强调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体现“民本”思想。

4. 艺术:通过人物对话塑造形象,曹刿的敏锐与庄公的诚恳跃然纸上。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曹刿论战》展现了古代平民的政治智慧。曹刿虽非权贵,却能洞察战争本质,提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论断。文章通过三问三答,层层深入,揭示民心向背才是制胜关键。左丘明以简洁笔墨,塑造了一位深谋远虑的平民形象,其思想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范文二

从文学角度看,《曹刿论战》堪称对话体散文的典范。全文仅百余字,却完整呈现了曹刿与鲁庄公的思想交锋。曹刿每次回答都直指要害,体现其敏锐的政治眼光。而庄公的诚恳态度,也为后文长勺之战的胜利埋下伏笔。这种以对话推动情节的手法,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关于《曹刿论战》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间(jiàn)、鄙(bǐ)、孚(fú)、狱(yù)。

2. 文学常识:出自《左传》,作者左丘明,春秋时期史书。

3. 知识要点:曹刿的战争观、民本思想、对话体特点。

4. 意象意境:通过对话展现战争谋略,体现务实精神。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肉食者鄙:__________

(2)小信未孚:__________

答案:

(1)目光短浅

(2)使人信服

解析:需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二、主旨理解

问: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关键是什么?

答:关键在于庄公能尽心处理案件,获得民心支持。

解析:体现“民为邦本”的思想。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表达效果。

答:这句话尖锐批评当权者的短视,反衬曹刿的深谋远虑,为下文献策作铺垫。

解析:使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