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言文> 《游山西村》陆游田园风光原文及精美翻译

《游山西村》陆游田园风光原文及精美翻译

时间:2025-10-11 15:57:01

《游山西村》陆游田园风光原文及深度解读

引导语: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以质朴笔触描绘乡村风物,揭示逆境中蕴含希望的哲理。本文提供权威原文、白话翻译、创作背景及多角度鉴赏,助读者深入理解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典意境。

原文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别笑农家腊月酿的酒浑浊,丰收年景待客菜肴很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似无路,柳绿花艳忽然又见新村落。

春社日将近箫鼓声随处闻,村民衣冠简朴古风犹留存。

若今后能得闲趁月色出游,定拄杖随时轻叩农家柴门。

注释

【腊酒浑】腊月自酿米酒未过滤显浑浊,反衬农家真诚。

【足鸡豚】"豚"(tún)指小猪,泛指丰盛肉食。

【春社】古代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展现民俗画卷。

【无时】随时,体现诗人与村民的亲密无间。

创作背景

乾道三年(1167年),陆游因支持抗金被贬归乡,于山阴(今绍兴)写下此诗。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诗人借田园之乐暂忘政治失意,在淳朴民风中寻找精神慰藉。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首联写人情之美,颔联绘景寓理,颈联记民俗之真,尾联抒归隐之志,四联层层递进。

2. 语言艺术:"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形成视觉与心理的双重对比,动词"疑""见"强化转折张力。

3. 思想内涵:既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暗含人生绝处逢生的哲学思考,超越了一般山水诗的格局。

鉴赏范文

范文一:理趣与诗情的完美融合

颔联十四字构成宋代哲理诗的高峰。"山重水复"的困境与"柳暗花明"的转机,既是实景描摹,又暗喻政治挫折后的希望。诗人将禅宗"顿悟"思维融入景物描写,使自然意象获得哲学深度。这种"理在景中"的表现手法,比纯粹说理更富感染力。

范文二:民俗画卷中的精神家园

诗中春社场景的刻画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箫鼓声中的祭祀仪式,简朴衣冠下的古风传承,构建出南宋乡村的文化空间。诗人通过"留客""叩门"等细节,展现知识分子与农民的情感共鸣,这种平等意识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尤为难得。

考试重点整理

1. 核心字词:腊酒(là jiǔ)、豚(tún)、春社(chūn shè)

2. 文学常识:陆游号放翁,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存诗九千余首

3. 艺术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理趣表达

4. 意象分析:"柳暗花明"成为困境转机的经典隐喻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足鸡豚:__________

(2)无时:__________

答案:

(1)丰盛的肉类菜肴

(2)随时

二、主旨理解

题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揭示在困境中坚持探索就可能发现转机,鼓励以积极心态面对挫折。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游山西村》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田园描写差异。

答案:陆游诗侧重现实民俗记录和哲理提炼,陶诗更追求理想化的隐逸境界;陆诗语言质朴中见锤炼,陶诗自然平淡见真淳。

四、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指导现代人的生活?

答案示例:在职场竞争或学业压力中,当遭遇瓶颈时不应轻言放弃,保持探索精神往往能开辟新天地。这句诗提醒人们用发展眼光看待暂时困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