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言文> 《活板》蒲松龄寓言文原文及通俗翻译

《活板》蒲松龄寓言文原文及通俗翻译

时间:2025-10-11 15:19:01

《活板》蒲松龄寓言文原文及通俗翻译

《活板》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寓言小品,通过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的优劣,暗讽社会固守陈规的弊端。文章语言精炼,寓意深刻,展现了蒲松龄对革新精神的推崇。

原文

《活板》

蒲松龄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译文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从冯瀛王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本。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字薄得像铜钱边缘,每个字做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先准备一块铁板,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覆盖。要印刷时,就把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满字模,排满一铁框为一版,拿到火上烤;药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压版面,字面就平整得像磨刀石。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迅速。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这块刚印完,第二块已经准备好了,交替使用,转眼间就能完成。

每个字都有多个字模,像"之""也"等常用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以备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字模,就用纸标记,按韵部分类,存放在木格里。

遇到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立即刻制,用草火烧,转眼就能做好。不用木头做字模,是因为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会高低不平,而且会与药物粘连,取不下来;不如用胶泥,用完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一抹,字模就自动脱落,一点都不会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得到,至今还珍藏着。

注释

冯瀛王:指五代时期的冯道,曾主持雕版印刷儒家经典。

毕昇: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钱唇:铜钱的边缘,形容字模的厚度。

药:指松脂、蜡等混合物。

燔土:烧制的胶泥字模。

群从:指堂兄弟。

创作背景

蒲松龄生活在清代康熙年间,科举屡试不第,长期以教书为生。当时社会思想保守,科举制度僵化。作者通过记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暗喻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作品解析

1. 结构严谨:从雕版印刷引出活字印刷,详细说明制作方法、使用流程和优点,最后交代字模下落。

2. 语言质朴:用平实的语言描述技术细节,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生动传神。

3. 思想深刻:表面写印刷技术,实则表达对创新的赞赏和对保守思想的批判。

4. 艺术特色:通过对比手法突出活字印刷的优越性,以小见大,寓意深远。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活板》看似一篇技术说明文,实则蕴含深刻哲理。蒲松龄用质朴的语言记述活字印刷的发明过程,通过"瞬息可就""极为神速"等词语,突出其高效便捷的特点。结尾"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一句,看似平淡,却饱含对发明者的敬意。全文没有直接议论,却通过事实对比,表达了对创新精神的赞美。

范文二

这篇短文展现了蒲松龄寓理于事的写作特色。作者详细描述活字印刷的操作流程,从字模制作到排版印刷,再到存放管理,每个环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不以木为之者"一段尤为精彩,通过分析木字模的缺陷,反衬泥字模的优越性。这种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与当时空谈性理的文风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崇尚实用的思想。

关于《活板》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板印、活板、钱唇、药、燔土、群从

2. 文学常识:蒲松龄生平及代表作《聊斋志异》

3. 知识要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发明者、制作工艺

4. 意象意境:通过技术革新暗喻社会变革

5. 知识全解:宋代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板印:__________

(2)药:__________

答案:

(1)雕版印刷

(2)松脂、蜡等混合物

解析: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二、主旨理解

问:《活板》通过记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表达了作者对创新精神的赞美和对固守陈规的批判。

解析:要透过表面文字,理解作者的深层寓意。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不以木为之者"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通过分析木字模的缺点,突出泥字模的优越性,增强说服力,为下文"殊不沾污"作铺垫。

解析: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拓展运用

题目:将《活板》中体现的创新精神运用于现实生活,可以论证什么观点?

答案示例:在科技发展中要勇于创新,不能固守成规;解决问题要善于寻找新方法。

解析:联系现实时要紧扣文本主旨,避免牵强附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