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寓言原文全文解析与鉴赏
《龟兔赛跑》是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经典篇目,通过动物拟人化手法揭示“骄傲必败、坚持致胜”的哲理。本文将呈现原文、译文及深度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其文学价值与教育意义。
《龟兔赛跑》(署名:伊索寓言)
兔子笑龟脚步迟,
相约赛道比高低。
中途睡倒荫凉里,
乌龟徐行未暂息。
醒来望见终线处,
龟已先登夺胜旗。
慢者常能赢疾者,
骄心便是败亡基。
译文
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双方约定在赛道上比试。
兔子跑到中途在树荫下睡觉,乌龟缓慢爬行却从未停歇。
兔子醒来时发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
慢行者反而战胜快跑者,骄傲正是失败的根源。
注释
“笑龟脚步迟”:以“笑”字刻画兔子的傲慢神态,“迟”字突出乌龟的生理特征。
“未暂息”:“暂”读zàn,强调乌龟的持之以恒,与兔子的懈怠形成对比。
“骄心便是败亡基”:直接点明寓言主旨,“基”喻指根本原因。
创作背景
公元前6世纪希腊奴隶伊索收集民间故事汇编成集。当时雅典城邦盛行辩论术,寓言常被用作论据。该故事可能源自农夫观察动物习性的经验总结。
作品解析
1. 结构:采用“挑衅-竞赛-反转-教训”四段式,符合寓言标准范式。
2. 语言:动词“笑”“睡”“登”形成动态对比,结尾警句凝练有力。
3. 思想:突破“快者必胜”的常识认知,揭示主观态度对结果的决定性影响。
4. 艺术:拟人手法使动物具有社会属性,树荫作为关键意象象征诱惑。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寓言通过速度反差制造戏剧性冲突。兔子的“笑”既是情节开端,也是性格缺陷的外化。树荫下的沉睡构成叙事转折点,此时乌龟“徐行”的单调动作反而成为胜败关键。结尾将生物特性提升为人生哲理,体现古希腊“认识你自己”的智慧传统。
范文二
该寓言在简单情节中蕴含三重对比:速度的快慢、态度的骄谦、结果的胜负。乌龟的胜利不是生理能力的逆转,而是精神品质的胜利。伊索刻意淡化赛道长度等细节,突出核心矛盾,这种“减法艺术”使哲理表达更为纯粹。
关于《龟兔赛跑》的考试重点整理
关键字词:“暂”(zàn,短暂)、“徐”(缓慢)、“基”(根本)。
文学常识:伊索寓言共357篇,最早由罗马人菲德鲁斯译为拉丁文。
意象分析:树荫象征诱惑,赛道象征人生历程。
哲理考点: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徐行”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缓慢而持续地前进
解析:需结合“未暂息”理解其坚持的特质
二、主旨理解
题目:寓言通过兔子的失败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说明骄傲使人松懈,最终导致失败
解析:需联系“骄心便是败亡基”作答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龟兔赛跑》与《蚂蚁和蝈蝈》的寓意异同
答案:同:都批评懈怠行为;异:前者强调坚持,后者强调未雨绸缪
四、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慢者常能赢疾者”的修辞效果
答案:通过反常识的对比制造警句效果,突出哲理反差
五、拓展运用
题目:用该寓言论证“态度决定成败”的观点
答案示例:兔子的天赋优势因傲慢丧失,乌龟的生理劣势因坚持转化,证明主观态度对结果的支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