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赋原文全文阅读:汉赋巅峰的华彩与深意
《上林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以夸饰笔法描绘上林苑的壮丽景观与天子狩猎的盛况,暗含讽谏之意。全文铺陈扬厉,辞藻瑰丽,堪称汉大赋的典范。
上林赋(节选)
西汉·司马相如
「于是乎崇山矗矗,巃嵸崔巍;
深林巨木,崭岩参差。
九嵕嶻嶭,南山峨峨;
岩陁甗锜,嶊崣崛崎。」
译文
那巍峨高山耸入云霄,峰峦叠嶂险峻奇崛;
幽深树林古木参天,峭壁怪石错落嶙峋。
九嵕山势陡峭如削,终南山峰高峻挺拔;
山岩倾斜似甗如锜,谷壑纵横起伏绵延。
注释
「巃嵸(lóng zōng)」:山势高峻貌。
「崭岩(chán yán)」:尖锐的山石。
「九嵕(jiǔ zōng)」:指咸阳北九座山峰。
「嶊崣(zuǐ wěi)」:山势险峻倾斜状。
此段通过连用16个山字偏旁字,形成视觉冲击,体现汉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的特点。
创作背景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皇家苑囿规模空前。司马相如借描述上林苑奢华,暗讽帝王过度享乐。据《史记》载,此赋作于建元六年(前135年),正值汉武帝大修上林苑之际。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采用主客问答体,以"子虚""乌有"对话展开,结尾以"曲终奏雅"点明讽喻主旨。
2. 语言艺术:首创"联边字"修辞,全篇山字旁、水字旁字占比超三成,形成独特视觉韵律。
3. 思想内涵:表面极尽铺排之能事,实则暗藏"劝百讽一"的创作意图。
范文一
《上林赋》的铺陈艺术达到汉赋巅峰。司马相如以"苞括宇宙"的气魄,将山川、草木、鸟兽等物象纳入赋中。如描写昆明池"左苍梧,右西极"的虚构笔法,突破地理限制,形成超现实的艺术空间。这种"侈丽闳衍"的写法,既展现汉代大一统的气象,又暗含对统治者好大喜功的隐忧。
范文二
赋中"于是天子芒然而思"的结尾最具深意。当极尽奢华之能事后,突然转入帝王"恐后世靡丽"的自省,这种"曲终奏雅"的结构设计,揭示赋家"劝百讽一"的良苦用心。班固《汉书》评其"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恰道出汉赋"润色鸿业"背后的批判精神。
关于《上林赋》的考试重点整理
1. 文学常识:司马相如与扬雄并称"扬马",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合称《天子游猎赋》。
2. 艺术特色:体物写志、铺采摘文;采用主客问答体;首创联边字修辞。
3. 高频意象:崇山、深林、离宫、猎骑等,构建宏大的帝国景观。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崭岩:__________
(2)嶊崣:__________
答案:
(1)尖锐的山石
(2)山势险峻倾斜状
二、主旨理解
题目:《上林赋》结尾处"于是天子芒然而思"有何深意?
答案:通过帝王的自省,揭示赋作"劝百讽一"的创作主旨,表达对统治者奢靡生活的讽谏。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上林赋》与《子虚赋》在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答案:同:均采用主客问答体,铺陈夸张。异:《上林赋》更重空间建构,联边字使用更密集;《子虚赋》偏重物类罗列。
四、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上林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的特点?
答案示例:其描写如雕刻般精细,通过密集的意象排列和联边字设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体现汉赋"体国经野"的宏大叙事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