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短歌行曹操原文朗读

短歌行曹操原文朗读

时间:2025-11-24 18:33:37

短歌行曹操原文朗读

《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感慨和招纳贤才的迫切心情。

原文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一边饮酒一边高歌,人生能有多少岁月?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慷慨激昂地高歌,心中忧思难以忘怀。

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只有美酒可解愁怀。

学子们穿着青色衣领,长久地萦绕在我心间。

只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至今仍在低吟徘徊。

鹿群呦呦鸣叫,在原野上吃着艾蒿。

我有尊贵的客人,弹琴吹笙来相邀。

皎洁如明月,何时才能摘取?

忧思从中而来,绵绵不绝难断绝。

穿过田间小路,劳驾你来探望。

久别重逢宴饮,心中感念旧日情谊。

月光明亮星星稀疏,乌鸦向南飞去。

绕着树木盘旋三周,哪根树枝可以依靠?

山不会嫌自己太高,海不会嫌自己太深。

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天下人心自然归顺。

注释

对酒当歌:对着酒应当歌唱。当,应当。

几何:多少,指岁月有限。

杜康:传说中造酒的人,这里代指美酒。

子衿:学子穿的青色衣领的衣服,代指贤才。

呦呦鹿鸣: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表示欢宴宾客。

周公吐哺:周公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接待贤士,形容礼贤下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建安年间,当时曹操已统一北方,但仍感人才不足。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招揽人才的迫切心情。

作品解析

1. 结构上采用四言为主,间杂五言,句式整齐又富于变化。

2. 语言质朴自然,多处引用《诗经》典故,显示深厚的文学修养。

3. 思想内涵丰富,既有时光易逝的感叹,又有招贤纳士的雄心。

4. 艺术特色鲜明,善用比喻和典故,情感表达真挚动人。

鉴赏范文

范文一

《短歌行》展现了曹操作为政治家的博大胸襟和作为诗人的细腻情感。诗中"对酒当歌"的开篇就营造出豪迈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生命体验与政治抱负融为一体,既有"人生几何"的感伤,又有"天下归心"的壮志。这种复杂情感的融合,正是建安文学"慷慨悲凉"风格的典型体现。

范文二

曹操在诗中多处化用《诗经》典故,显示出深厚的文学修养。"青青子衿"出自《郑风·子衿》,"呦呦鹿鸣"取自《小雅·鹿鸣》,这些典故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内涵,更体现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诗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比喻,生动表达了诗人广纳贤才的胸怀,最后以"周公吐哺"的典故作结,更凸显了礼贤下士的政治家风范。

关于《短歌行》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与读音

1. 杜康(dù kāng):代指美酒

2. 子衿(zǐ jīn):学子穿的青色衣领

3. 契阔(qì kuò):久别

4. 吐哺(tǔ bǔ):吐出食物

文学常识

1.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2. 本诗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特点

3. 诗中多处引用《诗经》典故

知识要点

1. 理解诗中表达的人才观

2. 掌握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3. 体会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去日:__________

(2)契阔:__________

答案:

(1)逝去的时光

(2)久别

解析:要联系诗句上下文理解词义。

二、主旨理解

题目:"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答案:表达了诗人广纳贤才、求贤若渴的政治抱负,展现了宽广的胸怀。

解析: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招揽人才的决心。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短歌行》与《龟虽寿》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是都表现了曹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同点是《短歌行》侧重招揽人才,《龟虽寿》更强调个人奋斗精神。

解析:两首诗都体现了建安文学的特点,但侧重点不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