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周公解梦古籍原文

周公解梦古籍原文

时间:2025-11-24 18:34:18

《周公解梦》古籍原文解析与鉴赏

本文以《周公解梦》古籍选段为核心,系统梳理原文、译文、注释及创作背景,结合学术视角分析其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并附鉴赏范文及考试要点,为研究古代占梦文化提供参考。

《周公解梦·卷一》(节选)

【周】姬旦 撰

夜梦青龙蟠玉柱,

朝占紫气满金銮。

若逢白虎当门立,

须防刀兵起波澜。

译文

若夜间梦见青龙盘绕玉柱,

清晨占卜则预示紫气充盈帝王殿堂。

倘若梦见白虎挡在门前,

需警惕战乱兵祸将至。

注释

青龙:古代四象之一,象征祥瑞,音qīng lóng。

蟠:盘曲缠绕,音pán,此处以动态强化神圣意象。

紫气:道家祥瑞之气,典出《列仙传》老子过函谷关事。

白虎:四象中的凶煞之象,主兵戈,与青龙形成对立意境。

创作背景

《周公解梦》托名西周姬旦所作,实为汉魏时期占梦术的汇编。汉代谶纬之学盛行,民间将梦境与五行、星象结合,形成系统的占梦理论。此段反映古代天人感应思想,将动物图腾与吉凶预言紧密关联。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四句成章,前两句吉兆与后两句凶兆对比,形成二元对立框架。

2. 语言艺术:青龙、紫气等意象色彩浓烈,白虎、刀兵等用语锐利,视觉冲击强烈。

3. 思想内涵:体现古代"天垂象,见吉凶"的宇宙观,强调梦境对现实的预警功能。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此段占梦辞最显著的特点是意象的符号化。青龙、白虎并非自然动物,而是承载文化密码的象征体。青龙蟠柱的"蟠"字赋予静态图腾以生命张力,与金銮殿的紫气形成空间呼应。后半段急转直下,白虎的突兀出现打破平衡,刀兵意象如裂帛之声,完成吉凶转换的戏剧性表达。

范文二

文本暗含古代权力话语的建构逻辑。玉柱、金銮等皇室符号与青龙紫气并置,将天命与皇权捆绑;而白虎作为破坏性力量,实则隐喻民间对动荡的集体恐惧。四句二十八字中,完成从神圣叙事到危机警示的切换,展现占梦文化如何通过语言操控心理预期。

关于《周公解梦》的考试重点整理

1. 文学常识:托名周公的成书背景,汉代谶纬学说的影响

2. 关键字词:蟠(pán)、金銮(luán)、兵戈(bīng gē)

3. 意象体系:青龙(木德)、白虎(金德)的五行属性

4. 思想要点:梦占文化中的"象天法地"观念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蟠:__________

(2)占:__________

答案:

(1)盘曲缠绕

(2)预测吉凶

二、主旨理解

题目:白虎意象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作为凶煞符号,与青龙形成对立,强化梦境预兆的警示功能,反映古人对不可控力量的畏惧心理。

三、比较鉴赏

题目:《周公解梦》与《黄帝内经》的"梦诊"理论有何差异?

答案:前者侧重社会事件的预言,后者关注人体阴阳失衡的病理反映;前者具神秘主义色彩,后者体现医学实证倾向。

相关文章: